首页> 中文学位 >2000年以来无锡市惠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6h】

2000年以来无锡市惠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成为全球热点

1.1.2 无锡市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发展与建设面临的机遇

1.1.3 惠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极具研究价值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研究的基本理论

2.1.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2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2.2 研究方法

2.2.1 景观格局分析

2.2.2 GIS空间分析

2.3 数据与数据处理

2.3.1 数据来源

2.3.2 数据预处理

2.3.3 图像分类

2.3.4 分类后处理

2.3.5 GIS空间叠加

第3章 惠山区土地利用现状

3.1 研究区概况

3.1.1 惠山区自然地理概况

3.1.2 惠山区社会经济文化概况

3.2 惠山区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

3.2.1 基于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分析

3.2.2 基于2008年遥感影像解译分析

3.3 基于不同数据源的比较分析

3.3.1 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与2009年二调数据差异显著

3.3.2 2008年遥感解译数据与2009年二调数据更为接近

3.3.3 差异分析

第4章 惠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动

4.1 惠山区景观的总体构成

4.1.1 景观类型的变化

4.1.2 景观变化的特征

4.2 惠山区土地利用类型水平变化

4.2.1 耕地面积锐减,破碎化十分明显

4.2.2 园地的集中化明显

4.2.3 林地面积在波动中增长

4.2.4 城镇建设用地快速增加,呈现集中连片的发展态势

4.2.5 农村建设用地总体规模缩小,单个规模扩大

4.2.6 水体变化缓慢

4.3 惠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水平变化

4.3.1 景观多样性

4.3.2 景观空间构型

4.3.3 斑块特征

4.4 惠山区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转移

4.4.1 土地利用景观类型转移特征

4.4.2 景观类型的转移

4.4.3 主要景观类型的空间转移

4.5 惠山区城镇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展模式

4.5.1 空间扩展模式

4.5.2 凸包算法

4.5.3 惠山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模式

第5章 惠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

5.1 中心城区功能扩散效益

5.2 经济发展的主导动力

5.2.1 经济增长的变化

5.2.2 产业结构的变化

5.2.3 对惠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影响

5.3 人口与城镇化的驱动力

5.3.1 人口数量的变化

5.3.2 人口结构的变化

5.3.3 对惠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影响

5.4 政策与规划的调控力

5.4.1 政策的影响

5.4.2 规划的影响

5.4.3 对惠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影响

第6章 惠山区土地利用的未来走向及对策措施

6.1 惠山区土地利用的未来走向

6.1.1 农用地向集中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6.1.2 城镇建设用地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6.1.3 农村建设用地适度集中、合理布局

6.1.4 提高景观多样性水平

6.2 对策措施

6.2.1 规划先行,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6.2.2 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6.2.3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加强对传统农村的改造

6.2.4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制止土地违法行为,保证政策与规划的落实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0年末,因无锡市建设特大城市的需要,惠山区正式设立。随着城市地位的提升与城市功能的改变,惠山区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进入了全新时期,最集中的体现便是土地景观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开展惠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揭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特点,深入分析影响该变化的驱动机制,寻找问题,提出对策,为解决发达地区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提供借鉴,同时也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
   本文在学习与回顾了国内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相关文献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基础;采用不同数据源对比分析了惠山区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以三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景观格局指数的方法、马尔柯夫转移矩阵的方法和凸包算法,从土地利用景观的两个层次——类型水平与景观水平,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转移以及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三个方面,探讨了惠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过程与特点;然后,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从中心城区功能扩散、经济发展、人口与城镇化、政策与规划4种主要驱动力,分析了惠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最后,提出了惠山区土地利用的未来走向以及对策措施。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2001~2008年惠山区土地利用景观变化过程中非农化与非耕地化特征明显。从类型水平来看:耕地的破碎化明显;园地的集中化趋势增强;林地在波动中增长;城镇建设用地快速扩展,呈现集中连片的态势;农村建设用地总体规模缩小,单个规模扩大;水体的变化比较缓慢。从景观水平来看,包括景观多样性、空间构型与斑块特征3个方面:2001~2008年景观多样性及团聚程度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特点;总体斑块数量减少,平均斑块面积增加;最大斑块指数上升,由耕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对景观的控制程度逐渐增强;斑块形状由复杂趋向简单。2、从景观类型的转移来看,耕地是主要的转出景观,城镇建设用地是主要的转入景观,耕地主要流向城镇建设用地。3、2001~2008年惠山区城镇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展模式由前时段的外延式主导向后时段的填充式主导转变。4、2001~2008年惠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主要受中心城区功能扩散、经济发展、人口与城镇化、政策与规划的驱动,其中,经济发展是主导动力。5、惠山区土地利用的未来走向为:农用地由破碎化向集中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城镇建设用地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农村建设用地适度集中、合理布局;整体景观多样性水平趋向提高。对策措施为:规划先行,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加强对传统农村的改造;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制止土地违法行为,保证各项政策与规划的落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