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课程范畴理论的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分析
【6h】

基于课程范畴理论的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家大纲的研究现状

1.3.2 正式课程的研究成果

1.3.3 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数理统计法

2.2.2.1一致性评价表效度和信度的检验

2.2.4 综合分析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古德莱德的课程理论

3.2 古德莱德课程理论五个层次

3.2.1 Ideological Curricula

3.2.2 Formal Curricula

3.2.3 Perceived Curricula

3.2.4 Operational Curricula

3.2.5 Experience Curricula

3.3 新《纲要》五个目标领域

3.3.1 体育课程的性质

3.3.2 体育课程内容标准

3.3.3 体育课程五个领域目标

3.4 正式课程与国家理想课程一致性比较分析比较

3.5 正式课程各项目教学目标与理想课程一致性分析比较

3.6 正式课程各项目教学内容与理想课程一致性分析比较

3.6 正式课程各项目考核内容与理想课程一致性分析比较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4.1 古德莱德课程理论的分析

4.2 古德莱德课程理论的应用前景分析

4.3 正式课程与国家理想课程目标一致性研究分析

4.3.1 对国家理想课程目标领域缺少整体的感知

4.3.2 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观念根深蒂固

4.3.3 趣味性和对抗性项目优势性

4.3.4 运动项目的局限性

4.3.5 学校性质对运动项目目标定向

4.4 国家理想课程的完美性与实施过程中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分析

4.5 研究的局限性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运动技能学习中改变学习方式,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关注度

5.2.2 明确目的要求,强化课程目标实施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5.2.3 加强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加强对新《纲要》的思想的研究

5.2.4 加强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加强对新《纲要》的思想的研究

5.2.5 提高对现行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认识和理解

5.2.6 选择更丰富、更实用的教学内容

第六章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从2002年国家颁布并实施《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来,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和研究中我们发现,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体育课程在实际教学的目标达成方面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课程目标尚有一段距离,主要表现在: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运动技能、技术的达成,而对新《纲要》强调的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关注不够;教学内容未完全以课程目标为导向;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重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设置和选择上主观随意性较大等。[1]
  为了解《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目标领域的贯彻落实情况,提高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当代学生身体健康和谐的发展,本文以古德莱德的课程范畴为理论基础,以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指导,利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对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各领域目标进行深入研究,以南京师范大学大学体育教学大纲为蓝本,对南京师范大学体育课程在与国家大纲在目标方面的一致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为今后的体育教学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和价值。也为教育行政部门了解把握高校实施新《纲要》现状,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
  1.古德莱德的课程范畴理论作为一个成熟的理论已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层次性与我国实际的课程设置存在一致性和对应性,把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建立一种联系可以直观的显示我国课程的设置和范围,以及各层级之间所处的形式和地位,以一种比较成熟的课程理论去指导我国的课程理论和实践,可以使我国课程的设置模式呈现出更强的层次性和立体性,以便用于以后的研究和分析。古德莱德给出五种不同类型的课程,能够使我们更加明确课程所处的层次和地位,这种划分的意义在于,给出了分析的框架,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课程研究中的“盲点”,能够结合我国的具体实情充分了解和分析我国的课程体系。为研究课程开辟一条全新的思维模式。
  2.南京师范大学正式课程与国家理想课程存在一定的差异,总的来说,与国家理想课程的运动参与目标一致性最强,运动技能目标和身体健康目标次之,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差异性相对较大。
  3.正式课程各项目对教学目标的陈述与国家理想课程五个标准以及各领域的分目标基本一致,对教学内容和考核的陈述与理想课程存在一定的差距。各项目中对教学目标的陈述较为详尽、具体,与国家理想课程目标领域吻合度较高,对于教学内容和考核方面更为注重技能的达成程度,不太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
  4.趣味性和对抗性较强的以及修身养性的项目关于目标方面的表述比较全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