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短基线(SBAS)技术的西和县滑坡监测研究
【6h】

基于短基线(SBAS)技术的西和县滑坡监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综述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SBAS技术的滑坡体移动监测原理

2.1 InSAR技术滑坡监测特点

2.2 短基线(SBAS)技术原理

2.3 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2.3.1 滑坡影响因素

2.3.2 滑坡影响因子分析

2.4 滑坡分类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源

3.2 SAR影像数据处理

3.3 西和县滑坡速率分级

3.3.1 滑坡形变特征与力学原理

3.3.2 西和县滑坡速率分级体系

第4章 西和县滑坡移动时空变化分析

4.1 西和县滑坡体移动速率空间分析

4.1.1 西山滑坡群速率空间分析

4.1.2 南部峡谷滑坡群速率空间分析

4.2 西和县滑坡体位移时间变化分析

第5章 西和县滑坡体移动主导因素分析

5.1 西和县滑坡体移动影响因素分析

5.1.1 土地利用对西和县滑坡体移动影响分析

5.1.2 地形条件对西和县滑坡体移动影响分析

5.1.3 构造条件对西和县滑坡体移动影响分析

5.1.4 水文条件对西和县滑坡体移动影响分析

5.1.5 气象条件对西和县滑坡体移动影响分析

5.2 西和县滑坡体滑动主导因素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果

6.2 创新点

6.3 论文中的不足之处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甘肃省西和县为研究区,针对慢速型滑坡体,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短基线(SBAS)干涉技术,分别从全局和局部两个尺度上对滑坡体慢速移动进行监测,研究了2003-2010年典型滑坡体的变化速率和位移特征,分析了滑坡体移动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成果和结论: (1)在全局尺度上,对西和县进行2003-2010年的SBAS技术地表形变监测:西和县的滑坡体/群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山和南部峡谷地带,且南部峡谷地区的滑动速率明显高于西山区域。 (2)在局部尺度上,从西和县选取7个典型的滑坡体,分别进行速率和位移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i)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对单个滑坡体来说,滑坡体速率具有中间快,前缘和后缘相对较慢的特征;此外,也有部分滑坡体由于后缘的崩塌、前缘人类活动、河流冲刷侵蚀等表现出前缘和后缘小部分的位移、速率突变。(ii)在不同的降雨条件下,对同一个滑坡体来说,位移大小随降雨情况呈波动状态,且西和县滑坡体/群的最相关雨型是中雨天数。 (3)分别对7个滑坡体滑动的各影响因素与速率、位移进行相关性分析。滑坡体的滑动受土地利用方式、地形条件、构造条件、水文条件以及气象条件共同作用。且对西和县的滑坡体群来说,主导因素是构造条件,尤其是岩层的岩性特征(凝聚力、弹性模量、抗拉强度),且这些因素与滑坡的速率呈正相关关系。其次是水文条件(距河流的距离),该因子与滑坡的速率呈负相关关系。此外,地形条件中的坡度、坡向以及土地利用方式中的灌木林地也均与滑坡的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影响程度不及岩层特征。

著录项

  • 作者

    余睿;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蒋建军;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声学工程;
  • 关键词

    短基线; 技术; 西和县; 滑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