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淮安地区奶牛乳房炎发病规律调查及其病原分离鉴定和综合防制的研究
【6h】

淮安地区奶牛乳房炎发病规律调查及其病原分离鉴定和综合防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奶牛乳房炎及其防治(文献综述)

1.1奶牛乳房炎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1.2国内外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与经济损失

1.3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

1.4奶牛乳房炎的诊断方法

1.5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第二章淮安地区奶牛乳房炎的流行情况调查

2.1材料和方法

2.2结果和分析

2.3讨论

2.4小结

第三章淮安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试验

3.1材料

3.2方法

3.3结果与分析

3.4讨论

3.5小结

第四章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

4.1产后奶牛乳房炎的中药预防试验

4.1.1材料和方法

4.1.2结果与讨论

4.1.3小结

4.2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控措施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为了给淮安地区的奶牛养殖场制定科学的乳房炎防治方案,从2005年5月-2006年5月,首先在淮安市的4个县区,抽样1600头2-8岁的分娩奶牛,进行乳房炎的发病情况调查,再抽取64头患乳房炎奶牛,取其乳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又抽样100头分娩奶牛,进行奶牛乳房炎的中药预防试验。 经研究发现: 1.淮安地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头平均发生率.56.06±4.58%,乳区平均发生率26.06±1.02%;临床型乳房炎头平均发生率8.63±1.15%,乳区平均发生率3.59±0.57%;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和季节、不同饲养方式等相关,但差异不明显。 2.淮安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肠道杆菌。病原菌的大体分布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4.3%;表皮葡萄球菌占12.2%;无乳链球菌占16.5%;停乳链球菌占8.7%;乳房链球菌占4.3%:化脓链球菌占1.7%:大肠杆菌占14.8%;变形杆菌占5.2%;克雷伯氏菌占1.7%;沙门氏菌占3.5%;绿脓杆菌占1.7%;棒状杆菌占1.7%:念珠菌占3.5%。 3.淮安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布季节差异显著:夏秋季节球菌感染较多,冬春季节肠道杆菌感染较多。 4.经药敏试验得知,常用药物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对淮安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的抑菌效果普遍较差,大多数细菌对其有耐药性。不常用的药物氟苯尼考的抑菌效果极好。 5.用自拟中药配方预防奶牛乳房炎,效果显著,试验组奶牛乳房炎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42%,2组差异明显(P<0.05)。

著录项

  • 作者

    何东洋;

  •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 学科 农业推广·养殖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锋,顾荫民;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牛;
  •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发病规律; 综合防制; 病原菌;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