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市青浦区稻田杂草群落演替及防除技术研究
【6h】

上海市青浦区稻田杂草群落演替及防除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于2003-2004年,用五点取样法及五级目测法在分孳末期至水稻孕穗期通过对青浦不同地区稻田杂草种类、群落结构及其危害程度作了第二次农田杂草普查,并用相对密度、相对均度、相对频率、相对多度,危害指数等参量指标对普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80年代初本地区第一次农田杂草普查结果相比较得出了以下结论:稻田杂草种类有较大幅度下降,共有28种、分属13科(80年代初为80种,分属27科).其中,禾本科5种占17.86%;莎草科8种,占28.57%;阔叶类杂草15种,占53.57%.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的有12种.
   通过几年单一除草剂的使用,稻田杂草的优势种发生了相应变化,经相对频率参量指标分析显示,依次为节节菜[Rotala indica(will&) Koehne.],陌上菜[Linderniaprocumbens(Krock.) Philcox]、矮慈菇(Sagittaria pygmaea MJg.)、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L.) Beauv.]、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Burm.f.) Presl ex.Kunth]、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L.) Nees.],鲤肠(Eclipta prostrataL.)、水苋菜(AmmanniabacciferaL.)、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L.);稻田杂草的群落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依次为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类杂草的草相演变为以阔叶类杂草+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为主的格局,一年生易除杂草为主的群落正逐渐演替为多年生恶性杂草;通过化学防除后,稻田杂草的危害处于低水平状态下,危害程度在1级以下.
   本文分析了引起稻田杂草群落演替的恶性因子,指出了除草剂的不合理使用,耕作制度的改变、栽培方式的不舍理是引起群落恶性演替的主要因子,并对丙草胺及其复配组合的除草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提出了除草剂使用的适宜时间、剂量、次数和优化组合,这对减少除草剂的盲目使用所造成的杂草群落演替和生态环境恶化具有积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