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药对水生生物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6h】

农药对水生生物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 国外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概况

1.1 美国EPA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2 其他国家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2 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程序

2.1 生态风险评价基本程序

2.2 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程序

3 农药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评价技术

3.1 选择生态受体

3.2 确定评价终点

3.3 暴露表征

3.4 生态效应表征

3.5 风险表征

4 我国的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5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丁醚脲与氟铃脲对水生生物的室内急性毒性

1 试验材料

1.1 供试药品

1.2 受试生物

2 试验方法

3 试验结果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丁醚脲与氟铃脲对水生生物的低层次风险评价

1 模型的筛选

1.1 农药水生暴露模型

1.2 稻田-地表水暴露模型

1.3 模型筛选与确定

2 应用模型预测丁醚脲和氟铃脲在鱼塘中的暴露浓度预测

3 丁醚脲和氟铃脲对水生生物的风险初步评估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丁醚脲与氟铃脲对水生生物的高层次风险评价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2.1 稻田-鱼塘模拟生态系统的建立

2.2 丁醚脲在稻田-鱼塘模拟生态系统的风险评价

2.3 氟铃脲在稻田-鱼塘模拟生态系统的风险评价

3 试验结果

3.1 丁醚脲与氟铃脲在模拟生态系统中的残留动态规律

3.2 丁醚脲与氟铃脲对水生生物的实际风险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1 全文总结

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3 研究展望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结合农药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评价程序、技术和方法,开展了丁醚脲和氟铃脲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为丁醚脲和氟铃脲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为我国建立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评价技术提供有益借鉴。
   综述了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程序,建立了农药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评价技术,包括受体选择、评价终点确定、暴露评价、生态效应评价和风险表征,并对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了介绍和评述。
   运用鱼类急性毒性试验方法测定25%丁醚脲乳油、50%丁醚脲悬浮剂和5%氟铃脲乳油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结果表明,不同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有很大差异,25%丁醚脲乳油对斑马鱼、河虾、河蟹的96hLC50值分别为0.19mg/L,0.23mg/L,24.66mg/L,其对斑马鱼、河虾为高毒,对河蟹为低毒;50%丁醚脲悬浮剂对三种生物的96hLC50分别为0.22mg/L,1.12mg/L,42.55mg/L,对斑马鱼为高毒,对河虾为中毒,对河蟹为低毒;5%氟铃脲乳油对斑马鱼、河虾、河蟹的96hLC50分别为0.24mg/L,0.04mg/L,2.0mg/L,对斑马鱼为高毒,对河虾为剧毒,对河蟹为中毒。
   利用多层次风险评价方法,研究三个农药对水生生物的风险。低层次生态风险评价利用美国EPA筛选层次的模型GENEEC2.0计算丁醚脲乳油、悬浮剂以及氟铃脲乳油在鱼塘中的预测环境浓度(EEC),并采用商值法,对农药对水生生物的风险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丁醚脲乳油对斑马鱼、河虾具有极高的风险性;丁醚脲悬浮剂对水生生物风险略低,但对斑马鱼和河虾也有一定的风险,对河蟹无急性风险;氟铃脲乳油对斑马鱼的风险假定为急性濒危物种,对河虾为急性限制使用,对河蟹无急性风险。
   高层次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在稻田-鱼塘模拟生态系统中,25%丁醚脲乳油、50%丁醚脲悬浮剂和5%氟铃脲乳油在鱼塘中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038mg/L、0.03mg/L、0.009mg/L,均小于各农药对三种水生生物的半数致死浓度。根据丁醚脲对鱼塘中水生生物危害的实际观测可知,丁醚脲对鱼、虾均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丁醚脲在稻田使用对水生生物有一定的危害,为保护环境有益生物,应禁止和限制丁醚脲在水稻田使用;氟铃脲对鱼塘中的斑马鱼、河蟹没有明显危害,可知其在稻田使用对鱼、蟹是相对安全的,但对河虾有一定影响,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