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模式研究——以兴化市戴南镇为例
【6h】

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模式研究——以兴化市戴南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现代农业的内涵

1.2.2 现代农业的特征

1.2.3 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历程

1.2.4 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理论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戴南镇现代农业园区基础条件与现状分析

2.1 基础条件

2.1.1 自然地理位置及概况

2.1.2 社会发展概况

2.1.3 经济发展状况

2.1.4 生态环境概况

2.2 优势与制约因素分析

2.2.1 有利条件分析

2.2.2 制约因素分析

2.3 戴南镇现代高效农业基础现状分析

2.3.1 农业发展规模化程度不高

2.3.2 农业发展信息化不强

2.3.3 农业生产标准化亟待发展

2.3.4 农业生产科技化水平有待提升

2.3.5 农业产业化需要全面加强

2.4 农业园区发展的总体思路

2.4.1 指导思想

2.4.2 发展原则

2.5 发展目标

2.5.1 战略目标

2.5.2 具体目标

第三章 戴南镇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模式构建

3.1 指导思想和构建原则

3.1.1 指导思想

3.1.2 构建原则

3.2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

3.2.1 优质有机稻米高产栽培

3.2.2 花卉苗木种植

3.2.3 特色蔬菜栽培

3.2.4 立体种养

3.2.5 休闲观光农业

第四章 戴南镇现代农业园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效益分析

4.1 生态效益

4.1.1 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4.1.2 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建设初具规模

4.1.3 农业的生态观光休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4.2 经济效益

4.3 社会效益

4.3.1 农业合作化组织和农产品品牌效应显现

4.3.2 农业基础建设和农业设施

4.3.3 新增农民就业岗位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5.1 全文结论

5.2 保障措施的几点建议

5.2.1 组织保障

5.2.2 技术保障

5.2.3 政策保障

5.2.4 资金保障

5.2.5 服务保障

5.2.6 宣教保障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农业土地利用模式构建是农业园区发展和土地流转的基础和核心。本文基于戴南镇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围绕优质、高产、高效、环保、安全的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建设目标,遵循“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园区建设思路,提出了戴南镇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思路,分析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优势与制约因数。以江苏兴化市戴南镇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纲要为基础,通过对园区内不同土地利用模式的构建,以实施园区化肥减量施用工程、农药安全施用工程、规模养殖业综合治理工程、净水渔业示范工程和农业环境体系建设工程为核心,比较分析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模式的效益,为园区建成一个特色鲜明、功能齐全、技术先进、效益显著、产业带动能力强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窗口提供科学依据。重点设计的园区内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模式如下:
   (1)优质有机稻米高产栽培模式。按照有机水稻生产技术、管理要求以及安全卫生标准,通过实施稻田养鸡种养模式和“猪—沼—稻”种养模式和相关配套技术采用,逐步将3000亩优质稻米生产示范区发展为有机水稻生产基地。
   (2)花卉苗木种植模式。以原有的600亩苗木基地为基础,通过现代化温室花卉栽培、苗木高产栽培技术、花卉的花期调控技术和苗木花卉品种组合优配等技术,大力发展花卉苗木,逐步形成1600亩的高标准、高规格的花卉苗木示范产区。
   (3)特色蔬菜栽培模式。通过加强大棚、日光温室等现代高效农业设施建设,采用无公害、绿色、有机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推行高效环保农业模式,建立1000亩干红辣椒种植基地,500亩设施钢架大棚蔬菜基地和300亩日光温室蔬菜基地。
   (4)立体种养模式。以现有300亩水产养殖面积为基础,积极发展生态型的特色水产养殖。重点发展多元立体、高产高效、名特优新方向的养殖,进行大闸蟹高效混养、大青虾高效混养,稻田养鸡、养鸭模式发展到500亩规模。葡萄园区通过进行葡萄-大葱、葡萄-旱作水稻等间作模式,积极发展农牧渔结合、多元高效围网养殖模式、渔-草-禽-沼气模式和种-养-加良性循环生态模式,建成立体种养示范区2000亩。
   (5)休闲观光农业模式。建设以海棠、樱花、香樟、合欢等多种花卉苗木种植产业、以鸡、鸭、鹅等立体养殖产业和以葡萄等果品产业为基础,通过实施“景区十村庄”模式、废弃物水体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技术和河塘水质调控与保护示范工程,配套休闲设施,发展休闲旅游度假,建成独具特色民俗民族文化的“农家院”,形成种养餐饮一条龙,从而大力提高休闲旅游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通过园区内五大农业土地利用模式的构建和发展,戴南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全面加强,在生态效益方面,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得到全面控制、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建设初见成效、以及农业的生态观光休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在经济效益方面,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社会效益方面,农业合作化组织初具规模、农业基础建设和农业设施全面加强、新增农民就业岗位和农产品品牌效应显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