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F2代筛选法检测新疆棉铃虫田间种群Cry1Ac抗性基因频率
【6h】

F2代筛选法检测新疆棉铃虫田间种群Cry1Ac抗性基因频率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Bt毒素

1.1 Bt毒素的来源与分类命名

1.2 Bt毒素的结构

1.3 Bt毒素的杀虫活性

2 Bt毒素的作用机理

2.1 作用机理

2.2 毒素在昆虫体内的结合受体

3 害虫Bt抗性的检测方法

3.1 传统剂量反应法(Dose-response bioassay)

3.2 区分剂量法(Diagnostic dose bioassay)

3.3 F1代筛选法(F1 screen)

3.4 F2代筛选法(F2 screen)

3.5 抗性基因分子检测法(Molecular detection of resistant genes)

4 害虫的抗性遗传方式

4.1 害虫对Bt抗性的显性水平

4.2 抗性是否为性连锁遗传或是否具有母体效应

4.3 抗性涉及的基因数目

5 抗性治理策略

5.1 高剂量/庇护所

5.2 基因策略

5.3 抗性监测

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棉铃虫田间种群Cry1Ac抗性基因频率的估算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单雌系F2代原理

1.3 试验方法

1.4 抗性等位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疆莎车县田间棉铃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检测结果

2.2 北疆沙湾县田间棉铃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监测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田间棉铃虫抗性品系抗性谱和抗性遗传方式及钙粘蛋白突变的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抗性遗传方式的研究

3 棉铃虫钙粘蛋白cDNA全长的克隆

3.1 中肠总RNA的提取

3.2 RNA质量的检测

3.3 基因组DNA的提取

3.4 PCR引物设计

3.5 PCR反应

3.6 PCR产物的回收纯化、克隆及序列测定

4 结果和分析

4.1 抗性品系的纯化及抗性遗传方式与抗性谱

4.2 南疆SC23钙粘蛋白基因cDNA的克隆及序列比对

4.3 北疆SW34钙粘蛋白基因cDNA的克隆及序列比对

5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棉铃虫Helicovcrpa armigera Hü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的农业害虫。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棉铃虫抗药性水平突增,导致棉铃虫大面积暴发,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Bt棉由于对靶标害虫具有优异防治效果,在全球广泛种植,有效地控制了棉铃虫为害。Bt棉在整个生长发育时期都表达Bt毒素蛋白(Cry1Ac),对靶标害虫形成巨大选择压力,靶标害虫对Bt棉抗性的演化将成为影响Bt棉使用寿命的限制因素。
   Bt棉在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棉区已广泛种植多年,Bt棉占棉花总面积90%左右;但在新疆棉区种植面积有限,Bt棉占棉花总面积10%左右。有关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棉铃虫田间种群Cry1Ac抗性基因频率的检测,已有相关报道;但新疆棉区棉铃虫Cry1Ac抗性基因频率还没有报道。本研究采用F2代筛选法检测了2个新疆棉铃虫田间种群Cry1Ac抗性基因频率,筛选获得2个棉铃虫Cry1Ac抗性品系,并测定了这2个抗性品系的抗性谱、抗性遗传方式和钙粘蛋白cDNA全长序列。
   1.新疆棉铃虫田间种群Cry1Ac抗性等位基因频率的估算
   采用F2代筛选法检测了2010年采自南疆莎车种群和北疆沙湾棉铃虫种群对Bt毒素Cry1Ac的抗性基因频率。对莎车种群,共筛选了151个单雌系F2后代,其中5个为阳性;对沙湾种群,共筛选了113个单雌系F2后代,其中3个为阳性。经检测和估算,2010年南疆莎车种群和北疆沙湾种群棉铃虫对Cry1Ac的抗性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098和0.0108。
   2.田间棉铃虫抗性品系抗性谱与抗性遗传方式
   对F2代筛选获得的阳性单雌系后代用Cry1Ac连续筛选2代,从南疆莎车和北疆沙湾棉铃虫种群中各获得一个抗性品系:SC23和SW34。毒力测定表明,SC23和SW34品系对Cry1Ac活化毒素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2和20倍。SC23抗性品系对Cry1Aa和Cry1Ab分别具有27和20倍的交互抗性,SW34对Cry1Aa和Cry1Ab都具有17倍的交互抗性,两个品系对Cry2Ab均无交互抗性。通过测定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SCD)正反交F1种群对Cry1Ac的LC50,结果表明SC23对Cry1Ac抗性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SW34对Cry1Ac抗性为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
   3.棉铃虫SC23和SW34抗性品系钙粘蛋白基因的鉴定
   将SC23和SW34抗性品系分别与SCD-r1(钙粘蛋白基因r1突变纯合品系)、SCD(敏感品系)进行杂交,根据其F1后代对Cry1Ac的敏感性判断抗性等位基因遗传互补情况。SC23和SW34品系在钙粘蛋白位点与敏感品系表现为遗传互补,而与SCD-r1品系不能遗传互补;该结果表明SC23和SW34抗性品系对Cry1Ac的抗性均与钙粘蛋白等位基因的变异相关。因此,对这两个抗性品系的钙粘蛋白基因全长cDNA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发现SC23和SW34钙粘蛋白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敏感品系相比长度不变,氨基酸序列存在多个多态性位点。因此,SC23和SW34抗性品系的钙粘蛋白可能通过氨基酸替换导致对Cry1Ac产生抗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