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面恢复绿肥种植对苏州可持续农业作用的分析与评价
【6h】

全面恢复绿肥种植对苏州可持续农业作用的分析与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1.1 绿肥种植与土壤肥力

1.1.1 绿肥种植的历史与现状

1.1.2 土壤肥力的变化

1.1.3 化肥施用量与农业生产的变化

1.2 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1.2.1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1.2.2 发达国家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1.2.3 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1.2.4 种植绿肥及扩大有机肥料的比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1.2.5 转型中发达地区(苏州)农业生态环境恢复措施

第二章 发达地区(苏州)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2.1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比及分析

2.1.1 主要内容对比

2.1.2 指导思想对比

2.1.3 发展目标对比

2.1.4 能量投放方式对比

2.1.5 发展现状对比

2.2 苏州农业发展现状

2.2.1 苏州市概况

2.2.2 经济发展现状

2.2.3 农业发展现状

2.3 苏州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展望

2.3.1 基本思路

2.3.2 模式特征

2.3.3 有利条件

第三章 绿肥种植在现阶段苏州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3.1 绿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历史作用

3.2 绿肥种植在苏州农业发展中的变迁

3.3 苏州全面恢复绿肥种植的原因

3.3.1 苏州全面恢复绿肥种植的重要性

3.3.2 苏州全面恢复绿肥种植的必要性

3.3.3 苏州全面恢复绿肥种植的可行性

3.4 结论

第四章 绿肥在今后苏州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4.1 绿肥的土壤固碳作用

4.1.1 农田土壤固碳

4.1.2 绿肥种植区的土壤固碳计算

4.1.3 苏州种植绿肥实现土壤固碳的计算

4.2 绿肥的节能减排作用

4.2.1 绿肥的节能减排作用

4.2.2 绿肥节能的计算

4.2.3 苏州种植绿肥实现节能的计算

4.2.4 化肥生产排碳量计算

4.2.5 苏州种植绿肥实现减排的计算

4.3 绿肥净化水体的作用

4.3.1 苏州河流水质现状

4.3.2 绿肥对水体净化的作用

4.4 结论

第五章 苏州全面恢复绿肥种植的对策与建议

引言

5.1 当前苏州绿肥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5.1.1 农民缺乏种植动力

5.1.2 绿肥科研力度不够

5.1.3 农技推广力量薄弱

5.2 今后苏州绿肥种植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5.2.1 完善政府引导机制

5.2.2 加强技术集成优化

5.2.3 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5.2.4 提高农技服务水平

5.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绿肥种植补贴上报面积统计表

附录2:绿肥种植补贴资金使用情况统计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进入20世纪,人们开始从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入手,逐步对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革,应用适当的技术来保持水、土、动植物的遗传资源,保证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众多的科研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人们终于找到了一条传统精细农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用现代工业来武装,现代经营方式来管理的农业集约化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便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伴随着改革开放,苏州农业凭借着优越的农业资源和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逐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变,并且最终是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过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由于近年来农业发展思路的转变,苏州围绕“生态、生产、生活、生物”的“四生”定位,促进农业的组织方式、形态布局、综合效益不断优化,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扎实推进,走出了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但这样的发展成果主要还是在低技术组合基础上依靠持续的自然资源与能源投入来支撑,这种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成为全市农业健康、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并影响苏州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此,2007年苏州市在江苏省绿肥种植以奖代补项目的支持下,以提高农田土壤有机质和耕地产出能力,促进农田化肥投入的减量化为目的,开始恢复绿肥种植。
   本文针对这一背景,在收集和整理了苏州绿肥种植历史情况和全市农业发展最新动态的基础上,通过相关计算,分析研究了绿肥种植对土壤固碳,农业生产节能减排以及净化河流水体的作用。结论如下:
   (1)三年中,试验区的绿肥连施区可实现年均土壤固碳量47.69kg/hm2,绿肥混施区可实现年均土壤固碳量83.79kg/hm2。与其他植物相比,绿肥对土壤的固碳能力较强。
   (2)三年中,试验区由于种植绿肥促进了农田土壤养分得到了提高,碱解氮增长量22.60 mg·kg-1、速效磷增长量20.00 mg·kg-1、速效钾含量增长量730 mg·kg-1。并且依靠种植绿肥可以在农业生产中节约至少每公顷1.83吨标准煤能量。
   (3)三年中,试验区由于绿肥种植,每公顷农田可以减少至少1244.4千克碳的排放。
   (4)1982年-2008年间,苏州的耕地土壤实现固碳总量64.19 kg/hm2,土壤年均固碳量仅为2.47 kg/hm2,小于试验区绿肥连施区和混施区的土壤年均固碳量。这可能与绿肥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有关。
   (5)2007年-2009年间,苏州开始适度恢复绿肥种植。这期间农田因种植绿肥至少可节约381.12吨标准煤的能耗。
   (6)2007年-2009年间,苏州因适度恢复种植绿肥共减少至少260吨碳的排放。
   (7)2009年度苏州水体的NQI值达到28.33,水质仍然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经过多花黑麦草净化的水质基本处于Ⅱ类-Ⅲ类水质之间,而NQI下降了44.97%,效果显著。绿肥对水体可产生净化作用,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苏州,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发展模式已不适用,它应通过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成为全国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当前,苏州正处于适度恢复绿肥种植时期,政府进行绿肥以奖代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少冬闲田。但是鉴于绿肥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生产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特殊而重要的作用,绿肥种植不应该局限于冬闲田,而应该广泛推广、全面恢复。最后本文结合当前苏州绿肥种植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