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肉鸡产业技术效率地区差异分析
【6h】

中国肉鸡产业技术效率地区差异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假说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假说

1.3 研究的内容

1.4 主要结构框架

1.5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及说明

1.5.3 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不足与研究展望

1.6.1 可能存在的创新

1.6.2 可能存在的不足

1.6.3 研究展望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技术效率度量的主要方法

2.1.1 前沿生产函数

2.1.2 技术效率测量方法

2.2 收敛理论

2.2.1 收敛性相关理论

2.2.2 Panel Data模型

2.3 文献综述

2.3.1 关于肉鸡产业的文献综述

2.3.2 关于生产效率研究的文献综述

2.3.3 关于收敛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3 中国肉鸡产业发展概述

3.1 中国肉鸡产业沿革的发展历程

3.2 中国肉鸡产业发展总体态势

3.2.1 生产总量持续增长

3.2.2 饲养规模不断扩大

3.2.3 生产布局不断调整

3.3 中国肉鸡业总体经济效益水平

3.3.1 生产成本

3.3.2 收益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肉鸡产业技术效率实证分析

4.1 技术效率水平测量

4.1.1 模型的设定形式

4.1.2 计量模型及变量

4.1.3 估计结果

4.2 技术效率的实证分析

4.2.1 时间差异

4.2.2 地区差异

4.2.3 收敛性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基本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肉鸡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已达到了较高水平,是整个畜牧业中是产业化经营程度最高、出口创汇最多、带动相关行业最广的产业。由于各地区的生产条件、经济基础、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饲养技术空间扩散的同时,也形成了地区差异。地区差异的加大将对我国肉鸡产业进一步增长构成威胁。只有区域协调快速发展,才能使肉鸡产业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轨道。那么,我国肉鸡产业技术效率是否存在地区差异,若存在则存在绝对差距同时,相对差距是扩大还是缩小,也就是说技术效率是收敛的还是发散的?本文立足于肉鸡产业技术效率水平,分析不同规模饲养方式下各地区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及收敛性。首先,采用SFA分析方法,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选择主产品产值为产出指标,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劳动用工天数为投入指标,利用FRONT4.1测算20042009年各地区肉鸡产业的技术效率;其次,运用统计学和计量学方法,分析技术效率是否存在时间差异、地区差异和收敛性;最后,对技术效率存在的时间差异、地区差异和收敛性进行分析,比较各规模饲养方式下技术效率存在的地区差异,比较各地区不同规模饲养技术生产效能的发挥程度,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总结出基本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对肉鸡产业技术效率进行时间差异、地区差异及收敛性实证研究表明:①技术效率在20042005年处于较高水平,自2005年开始有所下降,2009年又逐步上升到较高的水平;②在技术效率水平和稳定性方面,大规模饲养方式下由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中规模饲养方式下由中部、东部、西部依次递减;小规模饲养方式下东部高于中部;在技术效率增长潜力方面,中部地区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和较强的增长潜力;③全国范围内和各地区内的技术效率呈收敛趋势,技术效率低的省市能够利用后发优势,逐步缩小地区内部差距,各地区间的差距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缩小。
   现阶段,虽然中国肉鸡产业的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但是各地区之间以及地区内部的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收敛趋势。各地区应园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及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并推动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加强学习与交流,进一步加快技术扩散速度,促进各地区技术效率水平全面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