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模式与绩效关系研究——以江苏为例
【6h】

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模式与绩效关系研究——以江苏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概念的界定及样本选取说明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假说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假说

1.4 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

1.6 研究方法

1.7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7.1 可能的创新

1.7.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回顾

2.1.1 农业区位理论

2.1.2 发展极理论

2.1.3 规模经济理论

2.1.4 空间扩散理论

2.1.5 苗床理论

2.1.6 产业集聚理论

2.2 前期研究与评价

2.2.1 关于现代农业示范区模式的研究

2.2.2 关于现代农业示范区绩效评价的研究

2.2.3 现有文献对本研究的启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现状分析

3.1 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

3.1.1 现代农业示范区概念的发展

3.1.2 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的特点

3.1.3 现代农业示范区与相关组织的辨析

3.2 现代农业示范区现状分析

3.2.1 全国范围内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状况

3.2.2 江苏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状况

3.2.3 现代农业示范区贡献

3.2.4 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模式研究

4.1 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模式的概念

4.2 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模式的分类

4.2.1 运行模式的划分

4.2.2 基于运行主体划分

4.2.3 基于与农户利益联结关系划分

4.2.4 基于农业企业间共生关系划分

4.3 江苏省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模式分析

4.3.1 江苏省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本分布情况

4.3.2 不同运行模式园区现状分析

4.3.3 运行模式发展特点及趋势

4.4 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园区自身发展条件因素

4.4.2 园区的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因素

4.4.3 产业类型因素

4.4.4 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4.4.5 企业的聚集行为偏好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农业示范区绩效评价

5.1 现代农业示范区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5.1.1 绩效评价发展

5.1.2 绩效评价理论

5.1.3 绩效评价方法

5.2 现代农业示范区绩效评价模型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5.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5.2.4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5.3 江苏省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绩效测评

5.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5.3.2 现代农业示范区绩效综合测评

5.3.3 现代农业示范区绩效综合评价及结果分析

5.4 影响现代农业示范区绩效的因素分析

5.4.1 园区内部因素

5.4.2 区域环境因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模式与绩效关系实证分析

6.1 不同运行模式对绩效影响机理研究

6.2 不同运行主体的运行模式与绩效关系

6.2.1 综合效益方面

6.2.2 产出效益方面

6.2.3 示范带动方面

6.2.4 物质装备方面

6.2.5 产业发展方面

6.2.6 创新绩效方面

6.2.7 孵化培育方面

6.3 不同产业类型园区运行模式发展与绩效关系

6.3.1 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类型分布情况

6.3.2 产业类型与运行主体选择的关系

6.3.3 不同产业类型园区运行模式绩效表现

6.3.4 不同产业类型园区运行模式发展建议

6.4 不同地区园区运行模式与绩效关系

6.4.1 现代农业示范区地区分布情况

6.4.2 不同运行模式园区地区分布情况

6.4.3 不同地区园区运行模式绩效表现

6.4.4 影响不同地区园区运行模式发展的因素分析

6.4.5 不同地区园区运行模式发展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运行模式具有动态变化和逐渐趋同的性质

7.1.2 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绩效表现存在较大差异,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7.1.3 运行模式发展与绩效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1:江苏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基本情况统计表

附录2:评价指标原始数据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现代农业示范区与过去的农业园区相比,内涵更加广泛,更强调区域拓展和产业示范功能。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创建大多依托现有园区,进行地域和功能的拓展,与农村地区实现更广泛的有机联系。2009年11月,农业部出台了《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2010年8月已认定北京市顺义区等51个县(区、市、垦区)为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此后,各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引领现代农业健康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在不断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运行模式,模式之间的差异也日益凸显,且各类运行模式随着现代农业的新发展和新要求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具体到一个园区,采用何种运行模式是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中的关键问题,而发展何种运行模式又直接影响园区绩效水平。因此,有必要对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模式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在系统总结探讨现代农业示范区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分析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影响运行模式形成的因素,运行模式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通过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分析不同运行模式在绩效表现方面的差异,探讨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最终寻找有助于提高示范区绩效水平的运行模式发展和改进方向,为进一步制定引导现代农业示范区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在以往关于园区运行模式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归纳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运行模式内涵和分类,探讨不同运行模式对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江苏省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第一,对国内外关于园区运行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整理。第二,从运行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关系和农业企业间共生关系三个角度进行分类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具体说明。第三,探讨了基于不同运行主体的运行模式对绩效影响的机理,为后文的相关实证提供理论支持。第四,以江苏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实证对象,对不同运行主体因区的分布和效益情况进行了一些基本分析;总结其运行模式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并对影响运行模式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二、对现代农业示范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绩效进行测评。首先,鉴于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新要求和新发展,目前还没有针对现代农业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且以往评价模型更多关注的是农业科技园区。本文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各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标准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现代农业示范区绩效评价模型,在具体指标筛选过程中,紧密结合示范区公共绩效目标和自身绩效发展目标,从经济效益、示范带动、物质装备、产业发展、创新绩效、孵化培育等六个方面构建现代农业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有别于现有的以农业科技园区为主的绩效评价体系框架。其次,通过对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结合本文研究的实际情况,选取因子分析法进行绩效测评。从测评结果来看,现代农业示范区绩效表现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第一,现代农业示范区绩效发展情况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是正相关的,南京、镇江、无锡、苏州等苏南地区园区绩效表现均排在前面。第二,绩效表现与产业类型选择也有很大关系,水产类园区绩效表现相对最差。排在后面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均是以水产养殖为主的园区,与水产养殖的分散性和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的行业现状基本相符。最后,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园区自身条件两方面总结影响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绩效的诸多因素,指出运行主体,产业类型以及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均对绩效发展产生影响。
   三、从三个角度实证分析了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运行模式与绩效之间关系,寻找各运行模式的相对优势与劣势,明确了不同运行主体园区发展和改进的方向,为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基础的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模式发展提供科学指导。第一,不同运行主体园区绩效存在明显差异。合作社主体型和政府主体型园区绩效表现得分相对比较高。合作社主体型园区在经济绩效方面表现突出,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企业主体型园区综合绩效表现相对较差,主要是由于该类园区除经济效益突出外,其他方面绩效所表现大部分都很差,尤其是该类园区不太重视物质装备投入、示范带动作用等公共绩效目标的实现。在物质装备方面表现最差,往往注重短期利益的攫取,缺乏对农业生产的长期投资的积极性,且与农户利益联结关系松散,大部分利润都为企业经营者所得,对农民示范带动作用相对不强,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主体型园区产业纵深可持续发展。第二,不同产业类型园区运行模式与绩效关系。将运行主体与产业类型结合起来对不同产业类型园区不同运行模式各方面的绩效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企业主体型畜禽养殖园区是最佳发展模式。园艺类园区目前最佳模式是合作社主体型。综合开发型园区以政府主体型运行模式为主。水产类园区绩效表现最差,在各类运行模式中以合作社主体型水产类园区绩效表现相对较好。第三,不同运行模式绩效的地区差异。将运行主体与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苏南地区的园区在综合效益得分最高,主要是由于具有较高的示范带动能力和孵化培育。苏北地区园区在综合绩效方面也相对较好,主要由于政府在物质装备较大的投入支持,以及园区建设对经济效益的重视。苏中地区园区绩效表现最差。
   四、在全文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和相关建议。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条:第一,运行模式的发展具有动态变化和逐渐趋同的性质,合作社组织的重要作用将日益凸显。第二,现代农业示范区不同运行模式制度安排效果存在明显差异,绩效表现也存在很大差异,通过相关制度安排的创新和优化有侧重点的改善提高不同运行模式绩效水平。第三,运行模式与绩效是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关系。园区要求发展绩效表现好的模式,但受到明显的地域发展条件限制,不能对园区运行模式做统一要求,而应在适宜的地区发展适宜的运行模式。对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模式发展相关建议包括以下几条:第一,企业主体型园区内利益相关主体应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引导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第二,政府主体型园区应注重培育企业的植根性及优化调整产权制度结构;第三,合作社主体型园区应注重引导合作社组织发展和建立完善投融资制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