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瓜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群体的构建及果实主要数量性状位点的初步定位
【6h】

黄瓜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群体的构建及果实主要数量性状位点的初步定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野生酸黄瓜优良基因的转移及利用

1.1 野生酸黄瓜的优良基因

1.2 野生酸黄瓜育种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2 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的构建和应用

2.1 导入系的概念和分类

2.2 导入系构建的原理

2.3 导入系的优势

2.4 导入系在主要作物上的研究进展

3 数量性状位点的定位

3.1 QTL的定位群体

3.2 QTL定位的方法

3.3 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4 导入系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黄瓜-酸黄瓜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群体的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染色体导入系材料的创制过程

1.3 基因组DNA提取

1.4 SSR分析

1.5 多态性的检测

1.6 片段导入系的筛选规则

1.7 导入片段长度的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利用SSR标记检测亲本间的差异

2.2 黄瓜-酸黄瓜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群体的构建

2.3 导入片段在黄瓜基因组上的分布及导入片段的长度

3 讨论

3.1 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的重要意义

3.2 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群体的评价

第三章 黄瓜果实相关数量性状位点的初步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田间试验设计

1.3 性状调查

1.4 数据的收集整理

1.5 QTL的分析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导入系与亲本之间差异

2.2 导入系之间的差异

2.3 导入系果实相关分析

2.4 果实相关QTL的定位

3 讨论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野生酸黄瓜(Cucumis hystrix Chakr.)被认为是栽培黄瓜(Cucumis sativusL.)的祖先,具有叶片小、分枝多、果实圆球形、抗病性强等特点,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野生黄瓜中发掘现有的栽培黄瓜品种中缺少的优良基因,对于拓宽栽培黄瓜的遗传基础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野生酸黄瓜果实较小,皮厚,黑刺,并且有利基因往往与不利基因连锁,在育种过程中很难直接利用。因此利用野生酸黄瓜和栽培黄瓜进行种间杂交,构建黄瓜-酸黄瓜导入系群体,为充分利用野生酸黄瓜中的优异基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本研究以野生酸黄瓜作为供体亲本,华北型黄瓜品种‘北京截头’作为受体亲本构建了一套黄瓜-酸黄瓜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群体。本研究分析了野生酸黄瓜与栽培黄瓜杂交产生的种间导入系群体的基因组学特征,并利用所构建的黄瓜-酸黄瓜导入系群体,定位了果实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主要的研究结果归纳如下:
   1.以栽培黄瓜为背景的黄瓜-酸黄瓜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群体的构建本研究以实验室获得的以华北型黄瓜骨干品种‘北京截头’作为受体亲本,野生酸黄瓜做为供体亲本的异源四倍体材料为基础,进行多代回交自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了由50个株系组成的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群体。在该群体中一共检测到了149个染色体导入片段,包含61个不同的导入片段,不同导入片段的总长度为259.95cM,基因组覆盖率为45.37%。导入片段的长度在1.65~15.4 cM之间,平均长度为5.41cM,分布于黄瓜的7条染色体上。
   2.利用黄瓜-酸黄瓜导入系群体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利用黄瓜-酸黄瓜导入系群体构建了一张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包含了109个SSR标记,相邻的标记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5.26 cM,共覆盖了黄瓜染色体组572.9 cM,标记的顺序与已经发表的图谱相比,基本保持一致。
   3.黄瓜-酸黄瓜导入系群体的果实相关性状的QTL初步定位用单标记分析法对50个黄瓜-酸黄瓜导入系群体果实相关的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主要调查了群体的瓜长、瓜横径、果型指数(瓜长与瓜横径之比)3个性状,变异系数分别为25.99%、14.55%和28.57%。采用单标记分析法,通过t测验,以P≤0.001为阈值,一共检测到了13个QTL,其中有3个QTL分别控制了多个性状。结果表明,与受体亲本相比,观察统计的果实相关性状均差异极显著,表现出明显倾向于野生酸黄瓜的表观遗传特征。为精确定位果实相关数量性状位点提供了研究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