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户参保行为及激励机制研究——基于对江苏省扬州市的实地调查
【6h】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户参保行为及激励机制研究——基于对江苏省扬州市的实地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概念界定、理论依据与研究假设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户

2.1.2 农户行为

2.1.3 农户参保行为

2.1.4 社会养老保险

2.1.5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2.2 基本理论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理性选择理论

2.3 研究假设

第3章 调查地概况及样本特征

3.1 调查地概况

3.1.1 调查地所在省概况

3.1.2 调查地所在县市概况

3.1.3 调查的三个村庄情况简介

3.2 样本的基本特征

3.2.1 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3.2.2 样本家庭的基本情况

第4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户参保缴费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农户参保行为和意愿

4.1.1 农户参保现状及其对新农保的总体感受

4.1.2 农户参保的动因

4.1.3 农户的参保意愿

4.2 农户参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变量分类、赋值及数据分析方法

4.2.2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讨论及其检验

4.2.3 分析结果对理论结合的回应

4.2.4 分析结果对研究假设的验证

4.3 农户缴费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4.3.1 变量赋值及模型选择

4.3.2 农户缴费选择的模型分析及其讨论

第5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激励机制构建

5.1 影响农户参保的制约因素

5.1.1 认知因素

5.1.2 信息的可获得性

5.1.3 成本与收益

5.1.4 家庭经济水平

5.2 农户参保行为的激励机制构建

5.2.1 构建原则

5.2.2 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

第6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9年9月,我国政府出台《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全国各地陆续启动试点县市的申报工作,各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快速开展起来。
  然而在自愿参保的原则下,农民的参保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农保制度的实施效果。因此,在新农保制度的试点推广阶段,分析农民的参保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十分必要。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在查找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假设,理论依据,基本概念界定。第二部分,在对江苏省扬州市的三个村庄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样本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被调查者参保行为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首先论文选用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来考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户参保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农户参保的因素有孩子的数量、个人健康状况、农户是否了解新农保有补贴和工作人员解决问题的程度四个自变量,其中农户是否了解新农保有补贴和工作人员解决问题的程度两个自变量对农户的参保行为有较大的影响;其次论文选用Ordered Probit模型来考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户缴费档次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年龄,家庭人均年收入,儿子数量,是否知道新农保有补贴和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状况这几个变量对农户缴费档次的选择有较显著影响。第四部分,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一些激励措施,探讨新农保的长效激励机制,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