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探究太湖红鳍原鲌食性时空变化规律
【6h】

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探究太湖红鳍原鲌食性时空变化规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 红鳍原鲌的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1 红鳍原鲌种质资源利用状况

1.2 红鳍原鲌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1.3 种质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

2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水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及其运用

2.1 稳定同位素的概念及特征

2.2 稳定同位素在洄游方面的研究

2.3 稳定同位素在食物网及营养级方面的研究

2.4 稳定同位素在食性及能量来源方面的研究

2.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探究太湖红鳍原鲌δ13C和δ15N值的时间变化规律

1 材料和方法

1.1 采样时间及地点

1.2 样品预处理及稳定同位素分析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鳍原鲌体长-体重关系

2.2 红鳍原鲌δ13C、δ15N值与体长关系

2.3 红鳍原鲌δ13C和δ15N值时间变化关系

2.4 红鳍原鲌δ13C、δ15N与性别关系

3 讨论

3.1 红鳍原鲌δ13C、δ15N值与体长-体重关系

3.2 红鳍原鲌δ13C值季节变化规律

3.3 雌雄红鳍原鲌稳定同位素特征关系

第三章 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探究太湖红鳍原鲌δ13C和δ15N值的空间变化规律

1 材料和方法

1.1 采样时间及地点

1.2 样品采集

1.3 稳定同位素分析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鳍原鲌体长-体重关系空间变化特征

2.2 红鳍原鲌δ13C和δ15N值空间变化特征

2.3 不同体长红鳍原鲌营养级空间变化特征

3 讨论

3.1 红鳍原鲐体维关系空间变化规律

3.2 红鳍原鲌δ13C和δ15N值空间变化规律

3.3 不同体长红鳍原鲌营养级空间变化规律

第四章 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探究夏季太湖红鳍原鲌与饵料生物的营养级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采样时间及地点

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1.3 稳定同位素分析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鳍原鲌及其潜在饵料稳定同位素值

2.2 红鳍原鲌与潜在饵料生物的营养级关系

2.3 红鳍原鲌饵料生物贡献比率

3 讨论

3.1 铜锈环棱螺δ13C和δ15N值空间变化规律

3.2 红鳍原鲌与饵料生物的营养级关系

3.3 红鳍原鲌生态学意义

全文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在鱼类生态学中,食性研究能够揭示鱼类群体的行动规律和种群的数量变动。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水生生物食性分析过程中具有可行性,并且能够反映动物当前一段时期甚至长期生命活动的摄食情况,结果准确,无需校正。δ13C值能反映食物来源信息,δ15N值能提供营养位置信息。
  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太湖红鳍原鲐δ13C和δ15N值时空变化规律,进一步讨论四个季度中太湖六个湖区的红鳍原鲐食性差异,并探讨红鳍原鲐种群结构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研究太湖红鳍原鲐摄食生态提供基础的生态学资料,进一步为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
  1.太湖红鳍原鲌δ13C和δ15N值时间变化规律。
  (1)结果显示红鳍原鲌的δ13C值与体长(P<0.01)、δ15N值与体长(P<0.05)呈正相关关系,大个体的红鳍原鲌(>139 mm)δ13C值和营养级与小个体红鳍原鲐(<139 mm)差异显著(P<0.05),且显著高于小个体,表明红鳍原鲐在生长过程中随着口裂的增大和捕食能力的加强发生了食性转变现象:食物来源由小型浮游动物向鱼类进行转变。
  (2)另外,红鳍原鲐δ13C值夏季与秋、冬季差异明显(P<0.05)。夏季红鳍原鲐δ13C值明显偏低,说明红鳍原鲐可能会根据水体中饵料生物的变化而发生摄食变化。
  (3)夏季,雌、雄红鳍原鲐δ13C和δ15N值无明显差异(P>0.05),可能其摄食都受到蓝藻影响。
  2.太湖红鳍原鲐δ13C和δ15N值空间变化规律。
  (1)红鳍原鲐的体维关系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湖心区(13.86±2.82 cm)和东太湖(8.27±3.34 cm)红鳍原鲐群体普遍偏小,种群资源明显趋于小型化。东西山湖区红鳍原鲐体长分布较广。北部湖区体长最大值(19.632 cm)远小于其他湖区。红鳍原鲐体维关系存在空间差异性的原因可能与围网养殖或者渔船作业影响其摄食有关,红鳍原鲌的种群分布可能存在一定的区域性。
  (2)湖心区与东太湖红鳍原鲐δ13C值差异不明显(P>0.05),显著低于其他湖区。东西山湖区和南部湖区红鳍原鲌种群个体分布比较均匀,δ13C值较高。反映出不同生存环境中的食物组成可能不同。
  (3)红鳍原鲐营养级随着体长的增大而增大,进一步证明了红鳍原鲐随着体长的变化,食性发生了转变现象。
  3.太湖红鳍原鲐与潜在饵料生物营养级关系。
  (1)贡湖区铜锈环棱螺δ15N值(14.30‰)普遍偏高,与其他湖区存在显著差异性,北部湖区铜锈环棱螺δ15N值(9.12‰。)最小,说明铜锈环棱螺的δ15N值与外源污染显著相关。
  (2)红鳍原鲐营养级在小型鱼类食物网中处于最高位置,主要饵料生物为POM、小型鱼类和甲壳动物等,食物来源由小型浮游生物向鱼类进行转变。另外,红鳍原鲐与潜在饵料生物的营养级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反映不同栖息环境食物网的复杂程度。
  研究表明,红鳍原鲐在高蓝藻浓度的环境下,偏向摄食较大个体的动物性饵料,减轻对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间接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发展。本文还讨论了红鳍原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其资源保护和合理配置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