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融生态环境、董事网络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分析
【6h】

金融生态环境、董事网络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图

1.3.1 创新之处

1.3.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债务融资公司治理效应文献综述

2.1.1 基于融资结构理论下的债务治理研究

2.1.2 基于控制权理论的债务治理研究

2.1.3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债务治理研究

2.2.1 基于董事特征的公司治理研究

2.2.2 董事网络与公司治理相关研究

2.2.3 董事银行背景与债务融资治理相关研究

2.3.1 金融生态的概念由来

2.3.2 金融生态环境与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

2.4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3.1 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3.1.1 基于资本结构理论的分析

3.1.2 基于代理理论的分析

3.1.3 基于控制权理论的分析

3.1.4 基于相机治理理论的分析

3.1.5 基于激励理论的分析

3.1.6 研究假说的提出

3.2 董事网络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3.2.1 社会网络理论的起源与董事网络概念的提出

3.2.2 基于嵌入理论的分析

3.2.3 基于结构洞理论的分析

3.2.4 董事背景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3.2.5 研究假说的提出

3.3 金融生态环境、董事网络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3.3.1 市场化水平、董事网络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3.3.2 金融发展水平、董事网络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3.3.3 政治环境、董事网络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3.3.4 法治环境、董事网络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3.3.5 信用文化环境、董事网络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3.3.6 研究假说的提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绩效现状分析

4.1.1 债务融资规模与期限结构

4.1.2 债务融资来源结构

4.2 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现状

4.2.1 我国上市公司综合绩效评价

4.2.2 债务融资与公司绩效评价对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应分析

5.1 公司治理效应的概念界定

5.2 研究设计

5.2.1 样本数据介绍

5.2.2 变量定义

5.2.3 模型设定

5.3 计量分析

5.3.1 公司绩效的因子分析

5.3.2 变量描述性分析

5.3.3 模型回归结果

5.3.4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董事网络对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影响分析

6.1.1 董事网络的属性

6.1.2 董事网络的定义

6.1.3 董事网络位置的测度

6.1.4 董事网络与董事银行背景

6.2.1 变量定义

6.2.2 模型设定

6.2.3 变量描述性分析

6.3.1 回归结果

6.3.2 稳健性检验

6.4 本草小结

第七章 不同金融生态环境下董事网络对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影响分析

7.1.1 金融生态环境的起源

7.1.2 金融生态环境的测度

7.2.1 变量定义

7.2.2 模型设定

7.2.3 变量描述性分析

7.3.1 回归结果

7.3.2 稳健性检验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公司治理是市场经济国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近年来美国安然、世界通信等公司丑闻和中国上市公司频发损害股东权益事件暴露了公司治理模式的重大缺陷,公司治理问题成为人们聚焦的中心。公司作为微观经济主体,是一个国家经济体系的细胞,公司的正常发展与国家经济体制的健康运行有着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作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在公司治理方面也进行过很多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目前公司治理手段大致包括:董事会治理、管理层治理、公司控制权市场、金融机构集中持股和监督、债务和产品市场竞争这六种。其中,债务融资已经成为较为成熟的治理手段之一。
  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是现代公司外部融资的两种主要手段。根据西方优序融资理论,债务融资由于具有资本成本低等优势,是公司再融资的首选方式。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呈现通缩趋势,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在资本结构中的比例达到50%以上,公司债务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债务所发挥的治理效应却非常有限。学者们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债务融资的公司治理作用处于被抑制的状态,并没有发挥较好的治理作用。
  董事会治理作为公司内部治理的核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少学者都提出现代公司治理中,建立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之间的制衡机制十分重要。董事既是股东的代理人,又是管理层的委托人,担负着委托、决策和监督三种责任,在公司治理中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董事会的治理效果更会直接影响到股东利益和公司绩效。但是现有关于债务融资治理的研究却未将董事纳入分析中,忽视了董事会与债务融资的互动治理效果。
  上市公司中存在董事兼任的现象,这些董事也被称之为连锁董事。连锁董事的存在使得公司之间建立了联结关系,这便是董事网络。在整体董事网络中,每个成员董事的行为都会对其他董事产生影响,由于每个董事所具有的社会资源不同,进而导致董事在网络中的影响力也不同,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为何没能发挥较好的治理作用?这与忽视董事的作用是否相关?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从董事网络视角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治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此外,公司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支持,金融生态环境作为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对债务融资、董事会治理等有着基础性的影响,故本研究最后将在金融生态环境的背景下,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论文的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介绍研究背景并提出问题,概括描述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以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文献综述。以公司治理相关研究为主线,分别从债务融资、董事会以及金融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对公司治理国内外的研究进行总结,提出本文的研究起点,为本研究提供充分的论据。
  第三章,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对债务融资、董事网络与公司治理间的关系进行系统论证,构建后续的研究框架。在资本结构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控制权理论以及激励理论的支撑下,论述债务融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利用社会学分析方法,结合社会网络相关理论,论证董事网络对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影响;最后,从理论上论证金融生态环境对董事网络、债务融资以及公司治理的影响。
  第四章,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绩效现状分析。利用统计数据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现状,结合上市公司绩效分析,明确债务融资在上市公司融资手段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实证分析做铺垫。
  第五章,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应分析。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对研究假说一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债务融资对公司治理的倒U型影响特征。
  第六章,董事网络对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影响分析。本章首先结合社会网络理论对董事网络进行概念界定,并构建董事社会网络特征的相关指标;为了验证假说二和假说三,通过构建实证分析模型,结合数据对董事网络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董事越居于董事网络的中心位置,能带来的债务融资治理效应也越好;并且,具有银行背景的董事借助董事网络对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影响更强。
  第七章,不同金融生态环境下董事网络对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影响分析。利用数据对假说四和假说五进行实证检验,即研究在不同金融生态环境下,董事的债务融资治理效应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好地区,董事网络位置对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影响更强;并且,具有银行背景的董事所带来的债务融资治理效应也更好。
  第八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综合前文的分析,系统的总结了董事网络、债务融资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论文首先提出上市公司应当重视债务融资治理手段,建立动态债务融资结构便于及时调整融资策略,已达到最优治理效果。其次,建立完善的董事甄选机制,选聘具有不同背景董事以多元化董事会成员,加强董事网络的债务治理效果。最后,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这不仅需要政府、行业的努力,更需要公司自身健康发展。上市公司作为环境中的微观主体既受到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自身的发展也会影响到金融生态环境,二者在互动关系中共存,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是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核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