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菊花花色芽变分离鉴定及‘白安娜’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6h】

菊花花色芽变分离鉴定及‘白安娜’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花色形成的机理

1.1 花瓣的组织结构与花色形成

1.2 花色素的种类

1.3 液泡pH值对花青素呈色的影响

1.4 金属离子对花青素呈色的影响

2 菊花花色的研究概况

2.1 菊花花色发展历史

2.2 菊花花色演变规律

2.3 菊花花色遗传规律

2.4 菊花花色育种

3 菊花芽变的研究概况

3.1 菊花芽变的发生

3.2 菊花芽变的遗传机制

3.3 菊花芽变在育种中的应用

3.4 芽变品种的分子鉴定技术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菊花花色芽变观察及芽变性状的分离

1 试验材料

1.1 供试材料

1.2 试剂与仪器

1.3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2 试验方法

2.1 菊花花色芽变材料形态特征观察

2.2 花色芽变性状的组培分离

3 结果与分析

3.1 芽变材料的主要形态特征观察

3.2 芽变材料分离后代无菌苗的获得

3.3 ‘绿安娜’芽变分离后代的花色观察

4 讨论

第三章 ‘绿安娜’系列芽变后代的SRAP分析

1.1 供试材料

1.2 试剂与仪器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

2.2 引物组合的筛选

2.3 多态性的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白安娜’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剂与仪器

1.3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2 试验方法

2.1 菊花叶片不定芽的分化诱导

2.2 抗生素选择压力的确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NAA和6-BA对‘白安娜’叶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3.2 抗生素对‘白安娜’叶盘再生和生根的影响

4 讨论

4.1 菊花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4.2 影响菊花再生的因素

4.3 抗生素选择压的确定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原产我国,为菊科菊属栽培种,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和世界四大切花之一。我国是菊花的起源中心和菊属种质资源的分布中心,虽然其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品种繁多,花色、花型丰富,但菊花的遗传背景和栽培方式多种多样,在生产过程中易发生变异。花色作为其重要的观赏性状,对花色变异的研究也一直倍受关注,中国传统菊花共有3000多个品种,其中400多个品种都是芽变选种获得。我们通过在田间选择花色发生变异的菊花品种,以花色变异的花瓣作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分离芽变的性状,通过SRAP标记分析鉴定‘绿安娜’系列芽变后代,并建立其芽变品种‘白安娜’的遗传转化体系,研究结果可为菊花花色芽变及基因工程育种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以在田间观察到的12个花色芽变菊花品种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分离芽变性状,获得了‘绿安娜’、‘QX-166’、‘南农功勋’3个菊花品种芽变材料的分离后代。对‘绿安娜’芽变分离后代的花色进行观察,发现后代花色存在分离,可能与来源芽变花瓣不同部位有关。
  2.用筛选的40对引物对分离获得及收集保存的‘绿安娜’系列芽变后代进行SRAP分析,共获得扩增条带423条,但在‘绿安娜’与8个芽变后代中均未扩增出多态性条带,没有获得引起花色芽变的特异性位点,说明系列花色芽变可能仅涉及点突变。另外,还可能与我们筛选的引物组合有限有关。
  3.以‘绿安娜’芽变分离后代‘白安娜’为试验材料,建立了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以‘白安娜’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发现在MS+6-BA1.0 mg·L-1+NAA0.5mg·L-1分化培养基上,分化率最高,为67.78%;以潮霉素(Hyg)作为遗传转化的筛选标记,结果表明,8 mg·L-1作为叶盘分化的选择压较为合适;8 mg·L-1为生根筛选的适宜浓度。

著录项

  • 作者

    宁云霞;

  •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 学科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发棣;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682.11;
  • 关键词

    菊花; 花色; 芽变; 组织培养; 遗传转化; SRAP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