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苏州五座古典园林植物季相景观及色彩配置研究
【6h】

苏州五座古典园林植物季相景观及色彩配置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国外研究动态

1.3.2国内研究动态

1.4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研究内容

1.4.2研究方法

1.5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1.6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苏州古典园林植物季相色彩研究理论概述

2.1苏州古典园林

2.1.1苏州古典园林研究概况

2.1.2苏州古典园林的色彩体系

2.2植物季相分类

2.2.1以植物的观赏部位分

2.2.2以植物的主要观赏季节分

2.3色彩相关理论

2.3.1色彩学基础理论

2.3.2色彩地理学理论

2.3.3色彩四季理论

2.3.4中国传统色彩观

2.3.5植物色彩配置原则

第三章苏州古典园林彩色植物配置分析

3.1调查样地与方法

3.1.1调研分析对象

3.1.2调研分析方法

3.2拙政园彩色植物配置分析

3.2.1拙政园概述

3.2.2远香堂

3.2.3香洲

3.2.4倒影楼

3.2.5与谁同坐轩

3.2.6梧竹幽居

3.3留园彩色植物配置分析

3.3.1留园概述

3.3.2濠濮亭

3.3.3揖峰轩

3.3.4冠云楼

3.3.5涵碧山房

3.4狮子林彩色植物配置分析

3.4.1狮子林概述

3.4.2燕誉堂

3.4.3指柏轩

3.4.4真趣亭

3.4.5听涛亭

3.5沧浪亭彩色植物配置分析

3.5.1沧浪亭概述

3.5.2流玉

3.5.3五百名贤祠

3.5.4明道堂

3.6怡园彩色植物配置分析

3.6.1怡园概述

3.6.2坡仙琴馆

3.6.3拜石轩

3.6.4藕香榭

3.6.5金粟亭

3.7本章小结

第四章苏州古典园林植物季相色彩特征值分析

4.1苏州五座园林植物季相色彩配置分析

4.1.1拙政园植物季相色彩配置分析

4.1.2留园植物季相色彩配置分析

4.1.3狮子林植物季相色彩配置分析

4.1.4沧浪亭植物季相色彩配置分析

4.1.5怡园植物季相色彩配置分析

4.2苏州古典园林植物季相色彩提取与分析

4.2.1植物色彩要素提取与分析

4.2.2植物季相色彩观赏性分析

4.3苏州古典园林主要树种色彩特征分析

4.3.1苏州古典园林主要树种色彩渐变进程分析

4.3.2苏州古典园林主要树种色彩观赏期分析

4.3.3苏州古典园林主要树种色彩特征值分析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苏州古典园林植物色彩配置综合评价

5.1评价对象

5.2评价方法

5.2.1层次分析法

5.2.2模糊综合评价法

5.3评价体系的构建

5.3.1评价指标的选取

5.3.2评价模型的建立

5.3.3评价标准的确定

5.3.4各评价因子权重的计算

5.3.5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方法

5.4评价结果与分析

5.4.1各因子权重结果及一致性检验

5.4.2评价指标权重结果与排序

5.4.3权重结果分析

5.4.4综合评价计算与分析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

6.1苏州古典园林植物色彩配置特点分析

6.1.1苏州古典园林植物群落特征

6.1.2苏州古典园林植物色彩特征

6.1.3苏州古典园林植物色彩景观综合评价

6.1.4苏州古典园林植物色彩景观不足之处

6.2苏州古典园林植物色彩配置优化策略

6.2.1注重群落生态性,科学配置植物

6.2.2挖掘彩色植物资源,丰富季相变化

6.2.3增强植物景观美感,营造主题意境

6.2.4科学养护管理,提升植物景观品质

6.3结语及展望

6.3.1结语

6.3.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苏州古典园林是文人园林的典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苏州古城色彩运用的集大成者。植物是园林绿地中最具生命力的因子,“春英,夏荫,秋毛,冬骨”,其丰富的季相色彩变化使园林四季呈现不同的植物景观,构成一幅幅充满意境的立体图画,给人以多样的美感体验。因此植物的季相色彩配置也越来越引人关注,本文以此为中心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探讨。 笔者在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的一年期间,进出苏州园林100多次,对其中20个样地的植物配置进行大量考察,并以此为基础,对苏州五大园林的群落植物组成、群落数量特征、植物季相色彩变化、主要树种色彩特征值、植物色彩景观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体现在论文中的成果如下。 1、笔者对苏州园林20个样地进行实地调研,记录各样地物种组成,分析群落数量特征,并绘制植物配置图。各样地植物品种在10种上下,以自然式种植为主。 2、对植物季相色彩特征值进行分析。首先通过绘制20个样地的季相色彩平面图,获知各样地四季色彩的分布情况。其次将20个样地中所有67种植物的四季色彩进行提取,并用色卡值进行量化分析,建立色彩数据库。将这些色彩归纳总结,以季节为单位汇总成物候色彩图表。最后,笔者甄选了10种彩色叶植物,并对其色彩渐变进程、观赏周期、色彩特征值等方面进行详尽分析。通过以上步骤,笔者发掘了一些园林中较有潜力的彩色植物,如三角槭、厚壳树、木绣球等,望推广应用。 3、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评价法对选取的多个评价因子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定性定量分析苏州园林植物色彩景观。评价因子的重要性分别是群落生态>季相色彩>景观营造。从评价结果来看,苏州园林植物色彩景观整体效果较好,有6个样地达到了Ⅰ级的景观品质,12个样地处于Ⅱ级景观水平,只有2个样地的景观品质为Ⅲ级的水平。植物品种多样,季相色彩丰富的样地植物色彩景观较好,值得参考学习。 本文通过色卡值和CMYK值将植物色彩进行量化,建立植物色彩数据库,有利于苏州园林植物色彩的保护和修复,提高植物景观色彩质量,也为今后园林植物设计提供一套色彩分析方法,将传统色彩转译到现代园林的设计中。

著录项

  • 作者

    杨洁;

  •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 学科 风景园林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鹏宇;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苏州; 古典园林; 植物季相; 景观; 色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