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高效优势菌群的研究
【6h】

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高效优势菌群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1前言

1.1具有生物降解性的微生物的分类

1.1.1细菌

1.1.2放线菌

1.1.3酵母菌

1.1.4真菌

1.1.5藻类

1.2优势菌的培育

1.2.1富集培养

1.2.2分离纯化

1.2.3菌种的保存

1.3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1.3.1温度

1.3.2 pH值

1.3.3营养物质

1.3.4溶解氧

1.4高效混合菌的研究与开发

1.4.1高效混合菌的研究

1.4.2高效混合菌的开发

1.5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理论部分

2.1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微生物降解机理

2.1.1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

2.1.2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

2.1.3白腐真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

2.2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原理

2.3微生物降解动力学原理

2.3.1指数速度模型

2.3.2有机废水降解过程与降解反应速度方程的拟合性

3优势降解菌的驯化、培养、分离与鉴定

3.1主要仪器与药品

3.1.1主要仪器、设备

3.1.2主要实验药品

3.2废水来源

3.3优势降解菌的选育与驯化

3.3.1菌种的采集

3.3.2驯化培养基的配制

3.3.3樟脑好氧菌的驯化

3.3.4樟脑厌氧菌的驯化

3.3.5富马酸好氧菌的驯化

3.3.6富马酸厌氧菌的驯化

3.3.7白腐真菌的驯化培养

3.4优势降解菌的分离与纯化

3.4.1优势降解菌的分离

3.4.2优势降解菌的纯化

3.5优势降解菌的初步鉴定

3.5.1生理生化特征试验

3.5.2菌种的初步鉴定结果

3.6混合优势降解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3.7优势混合降解菌最佳生长条件的优化试验

3.7.1正交优化法

3.7.2好氧优势混合降解菌最佳生长条件的正交优化试验

3.7.3厌氧优势混合降解菌最佳生长条件的正交优化试验

3.8结果与讨论

3.8.1优势降解菌的初步鉴定

3.8.2优势混合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

3.8.3优势混合降解菌最佳生长条件的正交优化实验

4优势降解菌降解性能的测定

4.1主要仪器与药品

4.1.1主要仪器、设备

4.1.2主要实验药品

4.2 COD值的测定方法

4.3优势降解菌对樟脑废水降解效果的测定

4.4优势降解菌对富马酸废水降解效果的测定

4.5细菌、真菌共培养体系的降解试验

4.5.1细菌、真菌共培养体系降解樟脑废水的试验

4.5.2细菌、真菌共培养体系降解富马酸废水的试验

4.6模拟废水生物降解过程的色谱分析

4.6.1模拟樟脑废水生物降解过程的色谱分析

4.6.2模拟富马酸废水生物降解过程的色谱分析

4.7模拟樟脑与富马酸废水红外光谱图的研究

4.8樟脑废水好氧降解动力学的初步研究

4.9结果与讨论

4.9.1优势降解菌对樟脑废水降解效果的测定结果

4.9.2优势降解菌对富马酸废水降解效果的测定结果

4.9.3细菌、真菌共培养体系的降解试验结果

4.9.4模拟废水生物降解过程的色谱分析

4.9.5模拟樟脑与富马酸废水红外光谱图的研究

4.9.6樟脑模拟废水好氧生化降解动力学分析

5结论

6致谢

7参考文献

附录:硕士期间撰写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该课题主要研究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高效优势菌群.针对樟脑、富马酸废水,培育、驯化、筛选、分离出各种优势降解菌,并对菌种进行了鉴定.分别按樟脑好氧、樟脑厌氧、富马酸好氧、富马酸厌氧将菌种进行混合培养,并测定了四种混合菌的生长曲线和最佳生长条件,确定了混合菌扩大培养的最佳时间与条件.实验对比了混合菌与单一菌株对废水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混合菌对这两类废水具有更好的降解效果.通过对细菌、真菌共培养体系降解樟脑、富马酸废水的试验表明废水成分不同对细菌、白腐真菌共培养体系的降解能力有所影响.同时还采用IR、HPLC等分析手段证实了所培养的优势混合菌对樟脑、富马酸模拟废水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另外对樟脑模拟废水的微生物降解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