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体气味的组成及分析方法研究
【6h】

人体气味的组成及分析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1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国内外对于人体气味研究进展

1.2.2芳香气味样品的分析方法及借鉴意义

1.3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研究思路

1.3.2技术路线

2理论部分

2.1固相微萃取法

2.2样品预浓缩捕集

2.3色谱指纹谱相似性评价原理-向量夹角法

2.4 GC-MS工作原理

3实验部分

3.1实验仪器及设备

3.2样品采集

3.2.1采样步骤

3.2.2采样对象

3.2.3采样部位的选择

3.2.4采样介质比较实验

3.2.5采样介质清洗去杂实验

3.3分析方法的确立

3.3.1固相微萃取(SPME)

3.3.2样品预浓缩捕集(SPT)

3.3.3两种预处理方法比较

3.4人体气味组成探索实验

3.5跟踪实验

4结果与讨论

4.1人体气味的分析方法研究

4.1.1预处理方法的优化与选择

4.1.2采样介质选择及清洗

4.1.3采样部位选择

4.2人体气味性质研究

4.2.1人体气味成分分析

4.2.2单一个体气味样品跟踪实验研究

4.2.3群体气味样品研究

4.2.4人体气味的“指纹”特性

4.2.5小结

结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跟踪实验色谱图

展开▼

摘要

人体气味具有信息素的功能,研究人体气味的组成及性质对于刑侦、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全面研究了人体气味样品的分析程序,对采样部位、采样介质、预处理方法等环节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对比了固相微萃取(SPME)和样品预浓缩捕集(SPT)方法对人体气味的分析效果.结果表明SPME技术优于SPT技术.按照年龄、性别、时间三个分类尺度采集人体气味样品,采用优化的SPME-GC-MS分析程序检测人体气味的组成成分,检出人体气味中含有物质种类最多达200多种.人体气味中所含物质可以归纳为醇类、酮类、醛类、酚类、醚类、酯类、酸类、烃类、卤代烃类及芳香类物质等类型,其中含量最丰的物质为烃类、醇类及芳香类物质.实验中发现酸类物质较少,与国外学者报道的人体气味中以酸类物质为主不同.对单一个体连续20d跟踪实验发现人体气味样品组成成分在采样时间内基本稳定,说明利用人体气味进行个体识别具有可行性.对于一定数量的群体气味样品的综合分析,发现人体气味样品组成结构在不同年龄段变化显著;两性气味样品组成也有显著差异,男性气味样品中检出酸类物质和环氧烷类物质,在女性气味中未检出.实验还对特殊体味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特殊体味与正常体味在物质组成结构上差异显著.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比较各气味样品的色谱图,在所采用的分析条件下,发现保留时间为15min~25min色谱区间各谱图相似度小于整体相似度,因此初步得出人体气味特征物质存在于保留时间为15min~25min区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