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校园网的IPv4向IPv6平滑过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6h】

基于校园网的IPv4向IPv6平滑过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1.3论文的组织结构

1.4本章小结

2 IPv6技术

2.1 IPv6地址表示法

2.2 IPv6地址分类

2.3 IPv6基本报头

2.4 IPv6扩展报头

2.5 ICMPv6

2.6 IPv6路由技术

2.6.1 IPv6静态路由

2.6.2 IPv6动态路由

2.7本章小结

3 IPv4向IPv6过渡技术

3.1平滑过渡的必要性和技术难点

3.1.1平滑过渡的必要性

3.1.2平滑过渡的技术难点

3.2三种主要过渡技术

3.2.1双协议栈技术

3.2.2隧道技术

3.2.3协议转换技术

3.3本章小结

4实现IPv6和IPv4联通的实验

4.1实现局域网内部的IPv6主机联通实验

4.2实现NAT-PT技术的实验

4.3实现隧道技术的实验

4.4实现IPv4/IPv6双协议栈技术

4.5基于校园网的IPv6构架方案

4.6本章小节

5结论与发展前景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计算机网络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为计算机网络主要协议的IPv4已经十分成熟,成为计算机网络的基石。但是由于自身的限制,已经逐渐暴露了许多问题和缺点,于是IPv6被IETF设计出来用以替代IPv4。 整个网络从IPv4过渡到IPv6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所以两种网络将在今后长期共存。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也将面临这种情况,所以研究基于校园网的IPv4向IPv6的平滑过渡技术是十分必要且有前景的。 本论文将介绍IPv6的原理,并对IPv6协议和IPv4协议进行比较,分析几种常见过渡技术:双栈技术、隧道技术、NAT-PT协议转换。结合目前大多数校园网的网络部署情况,将这些过渡技术合理的运用于其中,实现在当前以IPv4为主的网络中兼容IPv6网络。以期在今后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做到在校园网内IPv4网络和IPv6网络互联、互通、互相能够访问。

著录项

  • 作者

    芮忠宁;

  •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
  • 学科 计算机应用技术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钱焕延;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P393.18;
  • 关键词

    校园网; IPv6; 平滑过渡; 双栈技术; 隧道技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