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短基线时差测向接收系统设计
【6h】

短基线时差测向接收系统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论文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论文的结构

2接收机对时差测向精度的影响分析

2.1时差测向的原理及精度分析

2.2接收系统对测向误差的影响

2.2.1接收机噪声对时差的影响

2.2.2接收通道幅度一致性对时差的影响

2.2.3接收通道相位一致性对时差的影响

2.2.4到达时间差量化对时差的影响

2.2.5接收带宽对时差的影响

3接收系统参数测量

3.1跟踪通道参数测量

3.1.1信号频率测量

3.1.2信号脉宽的测量

3.1.3全频脉冲形成

3.1.4脉冲描述字(PDW)的形成

3.2搜索通道参数测量

3.2.1信号频率测量

3.2.2信号频率编码

3.2.3信号幅度测量

3.2.4数据融合和脉冲描述字(PDW)形成

4短基线时差测向接收系统设计

4.1接收系统技术指标

4.2系统组成

4.3接收系统主要指标的实现

4.3.1接收机灵敏度

4.3.2接收机动态范围

4.3.3接收机本振频率的选择

4.3.4本振的相位噪声

5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在电子对抗侦察和无源探测领域中,确定空间辐射源信号的方位是其重要的任务之一。目前测向的方法主要有:最大值测向、脉冲比幅测向、干涉仪相位差测向、时差测向等。时差测向的前提和基础是到达时间差的测量(TDOA),到达时间差测向与其他测向方法相比主要有:精度高、频段宽、速度快、无测向模糊等优点。因此其在无源测向系统和无源定位系统中都得到应用。
   本文详细论述了时差测向的原理,并仔细的分析了接收机影响测向的精度的各种因素,尤其对影响测向精度的关键因素TDOA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本文还描述了接收机辐射源参数测量的方法和信道化接收机参数测量方法。并从提高系统TDOA测量精度的角度,就如何降低通道一致性的要求进行分析比较。
   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时差测向接收系统的设计,对系统的组成、主要技术指标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文章的最后对时差测向接收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描述,为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