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亚波长槽缝结构中超强透射机理及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6h】

亚波长槽缝结构中超强透射机理及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论

1.1课题的研究背景

1.1.1超强透射现象的发现

1.1.2表面等离子体的应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2 表面等离子体的基本理论和数值方法

2.1引言

2.2表面等离子体的基本性质

2.2.1表面等离子体的色散特性

2.2.2表面等离子体的四个特征长度

2.3研究表面等离子体的数值方法

2.3.1Drude模型

2.3.2常用数值方法介绍

2.4本章小结

3 亚波长金属结构中超强透射机理研究

3.1引言

3.2超强透射模型

3.2.1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模型

3.2.2复合衍射衰逝波(CDEW)模型

3.2.3谐振腔(CM)模型

3.3单缝结构透射率分析

3.4本章小结

4 光纤窗口单向透射结构设计

4.1引言

4.2单狭缝-凹槽结构

4.2.1凹槽与狭缝距离对透射的影响

4.2.2凹槽数量对透射的影响

4.3单狭缝-凹槽结构的光放大与隔离

4.4周期性结构的光放大与隔离

4.5本章小结

5 论文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自在亚波长金属小孔阵列中发现超强透射现象以来,人们对于这一现象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利用这一现象来设计光学器件。研究表明表面等离子体在超强透射现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利用严格耦合波理论,分析了超强透射的物理机理,研究了槽缝结构,并设计出一种亚波长金属结构,此结构在常用的光纤通讯窗口(1550nm)处实现了光放大和光隔离的结合。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由于目前超强透射现象的物理机制还不是很明确,目前国际上有三种公认程度较高的模型,分别是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复合衍射衰逝波(CDEW)和谐振腔(CM)模型。本文把亚波长金属结构简化为一个三层薄膜透射情况,利用导纳矩阵推导出近似情况下的透射率计算方式。利用严格耦合波理论分析了单层薄膜单狭缝结构中结构参数对透射率的影响,并把分析结果和推出的解析解进行比较,验证了近似情况下解析解的正确性,并利用提出的模型解释了结构参数对透射率的影响,为理解超强透射现象的物理机制提供了参考。
   2.超强透射现象正被不断地应用于光学集成器件的设计中,但目前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较多的波段是为380nm-800nm,而目前在应用前景较广的光纤通信窗口研究较少。本文利用严格耦合波理论(RCWA),研究了单缝-凹槽结构参数对超强透射现象的影响,发现了两个现象:(1)透射率会随凹槽与狭缝的距离变化发生周期性变化,另外透射场振幅会随着凹槽与狭缝的距离变大而呈现下降趋势;(2)随凹槽数量不断增大,透射增强和削弱程度不断加大,当凹槽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本文结构中凹槽数量n=4时)透射增强和削弱的程度会趋于稳定。
   3.通过研究单狭缝中结构参数对超强透射的影响,根据单狭缝结构中透射增强峰和削弱峰的位置,设计凹槽的位置,在1550nm处实现了在同一槽缝结构中光的放大和隔离两个功能。为了更好的实现光的放大和隔离效果,本文设计了周期性双缝结构,通过合理的参数选取,在1550nm处取得了更好的光放大和隔离的效果,由于1550nm这个通信窗口的特殊性,使得本文的设计结果对超强透射现象在光通信领域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