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种植型混凝土的制备、多孔结构及其伪装特性
【6h】

生态种植型混凝土的制备、多孔结构及其伪装特性

代理获取

摘要

旧城区改造、粘土砖生产和工程施工等过程产生的废弃粘土砖碎块垃圾严重占用了场地、污染环境。利用废弃粘土砖生态种植型混凝土既可以解决废弃粘土砖造成的污染,又可以解决天然骨料生产生态种植混凝土吸率不高的问题。而且利用生态种植型混凝土上的植物进行伪装,拥有与背景完全一致的外貌和特性,当植物达到一定密度时,可有效地对抗光学、红外和雷达侦察。在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及降低环境负荷方面和工程伪装方面,生态种植型混凝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碎砖集料生态混凝土的制备工艺、pH控制、吸水性和保水性进行讨论和研究;研究生态种植型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三维结构仿真重建;分析生态种植型混凝土吸收电磁波特性以及吸波剂对其吸波性能的影响;探讨生态种植混凝土种植的原则,植被生长以后对光学伪装性能、红外伪装性能、电磁波吸收性能进行分析。本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1、针对碎砖集料吸水率高、强度低的特点,提出了生态种植型混凝土搅拌工艺应该采用净浆裹石法。
   2、矿物掺合料的加入有利于生态种植型混凝土内部空隙pH值的降低,粉煤灰降低pH的效果优于粉煤灰与矿渣混掺的效果。浆集比直接决定生态种植型混凝土的渗透系数,渗透系数混凝土随着浆集比的增加而降低。相同空隙率时,而透水系数越高,表明生态种植型混凝土的连通性越好。随着集灰比的增加,生态种植型混凝土的保水能力下降,吸水率随集灰比增加而增。
   3、孔结构采用MATLAB软件对图像进行增强、分割等处理,利用Image-Pro Plus软件分析法测量生态种植型混凝土孔的孔结构参数。生态种植型混凝土的平均孔直径随着集料粒径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呈指数关系。采用MATLAB软件对图像进行增强、分割等处理,采用体重建的方法实现了基于真实细观结构的生态种植混凝土三维重建。重构的三维结构模型接近真实的生态种植型混凝土,可以直观地分析混凝土内部的多孔结构和孔的连通性。
   4、生态种植型混凝土的多孔结构可以改善其表面阻抗与自由空间阻抗的匹配,使电磁波易于进入材料内部,进而增加其损耗衰减;同时多孔结构能够对入射电磁波进行多次的反射和散射,电磁波在材料内部迅速衰减,使生态种植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在8GHz~18GHz内对电磁波反射率小于-10 dB,平均反射率均小于-20 dB,而吸波剂铁氧体和铁矿粉改善生态种植型混凝土的吸波性能和拓宽吸收频段。
   5、草的种植密度合理,可以完全覆盖生态种植型混凝土,形成的生态伪装面,用光学相机不能区分植物下方的物质与土壤,可以对抗光学侦察。
   6、在晴天通过红外热像仪检测到生态种植型混凝土上草的平均辐射温度比土壤上草的辐射温度高0.96℃,在雨天生态种植型混凝土上草的辐射温度与土壤上草的辐射温度相同。生态种植型混凝土只要能覆盖合理厚度的客土,保证植物合理的种植密度,就可以与周围植被达到一致的环境协调性。可以对抗热红外侦察。
   7、生态种植型混凝土种草后,对电磁波同时具有吸收和散射作用,而且植草密度电磁波吸收效果有影响,植草密度为100%时,对电磁波的最大值反射率为-20.16 dB,最小值反射率为-42.87 dB,平均值反射率为-29.91 dB,能对抗雷达的侦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