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校园发展机制研究
【6h】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校园发展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大学发展

1.1.2 高等教育理念转变带来大学角色与功能的变化

1.1.3 大学教育改革对大学新校区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1.1.4 我国目前对于大学新校区校园发展机制缺乏专门研究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界定及研究对象选取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研究对象选取要求

1.3.3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样本的选定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相关概念辨析

1.4.2 相关研究成果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5.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5.2 课题研究的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我国大学新校区发展概况

2.1 大学新校区发展背景

2.2 大学新校区发展历程

2.2.1 缘起时期

2.2.2 高速时期

2.2.3 平稳时期

2.3 大学新校区发展特点

2.3.1 在校园空间上应对了更大规模的办学需求

2.3.2 在校园功能上应对了大学职能的转变

2.3.3 在校园设计上应对了新的时代特色

2.4 大学新校区在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4.1 校园定位不够明确

2.4.2 校园功能组织存在缺陷

2.4.3 校园规划建设重速度而轻品质

2.4.4 校园文化氛围缺失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发展历程

3.1 南京工业大学基本概况

3.1.1 学校概况及发展沿革

3.1.2 校区设置

3.2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的发展历程简述

3.2.1 起步阶段(1992年——2002年)

3.2.2 成长阶段(2002年——2009年)

3.2.3 稳定阶段(2009年——至今)

3.3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发展的起步阶段(1992年——-2002年)

3.3.1 发展背景

3.3.2 发展过程

3.3.3 发展成就

3.4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发展的成长阶段(2002年——-2009年)

3.4.1 发展背景

3.4.2 发展过程

3.4.3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2003)规划解析

3.4.4 发展成就

3.5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发展的稳定阶段(2009年——至今)

3.5.1 发展背景

3.5.2 发展过程

3.5.3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总体规划》(2009)规划解析

3.5.4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总体规划》(2014)规划解析

3.5.5 发展成就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建成情况

4.1 校园建成特点

4.1.1 把握时机,阶段扩张发展

4.1.2 规划先行,簇群弹性开发

4.1.3 因地制宜,营造校园特色

4.2 校园现状存在问题

4.2.1 校园规划缺乏中间层面的控制引导

4.2.2 校园功能与师生使用存在一定落差

4.2.3 校园整体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4.3 校园规划与发展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4.3.1 校园规划建设指标规划与发展差异

4.3.2 校园平面布局规划与发展差异

4.3.3 校园建筑规划与发展差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发展动力因素与发展模式分析

5.1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发展动力因素分析

5.1.1 外部动力因素

5.1.2 内部动力因素

5.2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发展模式分析

5.2.1 外延扩张

5.2.2 簇群开发

5.2.3 填补新建

5.2.4 拆除重建

5.3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发展机制总结

5.3.1 江浦校区发展动力因素比较

5.3.2 江浦校区发展模式总结

5.3.3 江浦校区各阶段校园发展机制演变过程

5.4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未来发展重点

5.4.1 紧跟国家政策,抓住发展机遇

5.4.2 结合自身优势,提高竞争实力

5.4.3 加强师生参与,完善校园功能

5.4.4 循序渐进建设,加强控制引导

5.4.5 划定生态红线,突出校园特色

5.5 我国大学新校区未来发展展望

5.5.1 规划先行

5.5.2 特色延续

5.5.3 师生参与

5.6 本章总结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6.1 结语

6.2 论文不足之处后续研究展望

6.2.1 论文不足之处

6.2.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大学新校区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代产物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物质载体,经历了十余年飞速发展时期之后,正在向平稳提升时期转变,即由外延式扩张发展向内涵式提升发展的转变。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大学新校区的校园发展机制,回答大学新建校园“为何发展”与“如何发展”的问题,由此探寻校园在发展过程中的发展动力因素与发展模式,以期对南京工业大学及其他类似学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本文首先对课题研究的对象进行界定,并对大学校园规划与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对我国大学新校区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概括。接着本文对研究对象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按照起步阶段、成长阶段与稳定阶段,以发展背景、发展过程与发展成就为切入点进行了校园发展的全面回顾,并通过建成特点、现状存在问题、规划发展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对江浦校区的建成情况进行了总结。随后,本文从发展动力因素与发展模式两个方面入手,对江浦校区的发展机制进行了归纳探究,其中发展动力因素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而发展模式分为外延扩张、簇群开发、填补新建与拆除重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五点江浦校区未来发展的重点,并延伸出了针对我国大学新校区未来发展的建议。论文的最后为结语与展望,总结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后续研究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