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型糖尿病大鼠早期膀胱逼尿肌形态学改变及M受体mRNA表达的研究
【6h】

2型糖尿病大鼠早期膀胱逼尿肌形态学改变及M受体mRNA表达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2 型糖尿病大鼠早期膀胱逼尿肌显微、超微结构和逼尿肌中M3受体(CHRM3)表达的变化,探讨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发病机理。
   方法:4 W 龄SD 大鼠44 只,随机分为两组。A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成功构建2 型糖尿病SD 大鼠23 只,构建失败1 只,B 组:腹腔注射柠檬酸钠缓冲液为对照组共20 只。在4 W、12 W 时处死:1.分别测算两组大鼠膀胱湿重和膀胱相对重量;2.光镜、电镜观察膀胱逼尿肌、肌间胶原纤维及神经纤维;3.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图像半定量分析,检测逼尿肌中M3 受体mRNA表达。
   结果:
   1. 在4 W、12 W 时A 组膀胱湿重及膀胱相对重量均高于同期B 组(P<0.01)。
   2. 光镜下A 组4 W 时膀胱逼尿肌肌束体积增大,排列尚整齐,12 W 时逼尿肌肌束排列紊乱;神经纤维较B 组减少,12W 时减少更为显著;胶原纤维均较B组明显增多(P<0.01)。
   3. 电镜下4W 时A 组膀胱逼尿肌平滑肌细胞(SMC)体积增大,部分SMC肌膜呈锯齿状,线粒体可见肿胀,线粒体相对灰度较B 组4W 时增高(P<0.01);SMC 间胶原纤维增加,细胞间中间连接减少,并出现少量胞突连接;神经细胞间间距增大,被胶原填充。而12W 时A 组SMC 排列紊乱,线粒体钙化,相对灰度较B 组12W 时降低(P<0.01);SMC 间胶原纤维增加,出现大量胞突连接;血管、神经细胞减少,可见变性、退化的神经细胞。
   4. 4W、12W时A组膀胱逼尿肌中CHRM3 mRNA表达均较B组增高(P<0.01)。
   结论:
   1.2 型糖尿病大鼠早期膀胱逼尿肌显微及超微结构已发生明显改变,提示糖尿病膀胱病(DCP)的发生机制中除植物神经病变外,膀胱逼尿肌结构的变化及胶原纤维的增多也是导致DCP 膀胱功能障碍的原因。
   2. M3 受体的表达升高,可能在糖尿病早期代偿膀胱的收缩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