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6h】

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建立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及行为学与病理观察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热休克蛋白70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特点的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图片

参考文献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题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表达的特点。
   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A组)、单纯缺血组(B组)、缺血再灌注4h组(C组)、缺血再灌注8h组(D组)、缺血再灌注12h组(E组)。采用改良的Zivin法制作大鼠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即用动脉夹阻断大鼠左肾动脉与右肾动脉之间的腹主动脉血流45min,然后再灌注建立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在不同再灌注时间点,观察大鼠各种指标,根据Tarlov运动功能评分标准,计算后肢运动功能障碍率,同时取腰段脊髓组织行HE染色,从而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评价;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方法定性定量检测分析大鼠脊髓组织中HSP70的表达情况。,
   结果:1.Tarlov后肢运动功能评价:假手术组6只大鼠均为5级,缺血组及缺血再灌注组动物表现不同程度的后肢瘫痪,其中缺血组多表现为轻度异常,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后肢运动功能障碍加重,其中缺血再灌注12小时组表现最为明显。后肢功能障碍率的比较发现,缺血组与再灌注4小时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再灌注8小时组和再灌注12小时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各组比较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HE染色结果:假手术组神经细胞外形清楚,结构正常;缺血组和再灌注组出现不同程度神经细胞水肿,变性,组织中有灶性出血。其中缺血组只有少量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出现轻度水肿,胞质胞核染色稍淡,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神经细胞出现水肿越来越多,有的胞核破碎,胞膜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对各组脊髓正常神经细胞百分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缺血组与再灌注各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各组两两比较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脊髓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内HSP70的表达情况,假手术组未发现明显阳性细胞表达,单纯缺血组阳性细胞主要是神经胶质细胞,再灌注以后可以发现表达阳性的神经细胞,并且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多,但神经细胞表达并不活跃,再灌注8h组阳性细胞数达到最大值,再灌注12h组出现下降趋势,根据阳性细胞百分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单纯缺血组与再灌注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4h组与再灌注12h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再灌注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Western-blot半定量检测:应用Image J软件对目的蛋白Western-blot电泳结果进行灰度值分析显示,HSP70在假手术组表达量最少,缺血组、再灌注4小时组及再灌注8小时组是逐渐增高的趋势,但在再灌注12小时组出现轻微的下降趋势,统计学对目的蛋白与β-actin灰度值的比值进行分析,假手术组与其他各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组与其他各组比较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4小时组与再灌注12小时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再灌注各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实验通过改良的Zivin法在大鼠身上很好的复制了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为以后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方便,同时研究HSP70在脊髓组织表达情况中发现,神经胶质细胞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应激反应更早,表达时间持续更长,但总的表达量并不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达到一个高峰期后表达量就会逐渐减少,提示在预防和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要及早进行,如果能够靶向控制细胞中HSP70表达量及持续时间,将为预防和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带来新的希望,这也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与目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