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表现为膨胀生长的肾癌的临床特点及相关研究
【6h】

表现为膨胀生长的肾癌的临床特点及相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研究生个人简介

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可能影响肾癌预后的相关因素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题目

临床培训小结

致谢

声明

论文审阅认定书

展开▼

摘要

目的:总结和分析膨胀生长型肾癌(ERCC)的临床及血生化检查的特点,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分析对比患者术前和术后各项指标的变化,了解患者术后生存率情况;并通过对能够影响肿瘤生长速度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反映肿瘤血管生成的微血管密度(MVD)在小肾癌(SRCC)和ERCC中表达和计数情况的研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收治的36例E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前的临床症状及各项检查指标和术后患者生存状态及复查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了解患者术后生存及恢复情况和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对93例SRCC患者进行相关研究和随访,并与36例ERCC患者作比较。
  通过免疫组化法对SRCC和ERCC及正常肾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以及CD34标记的MVD在SRCC和ERCC中的计数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研究。采用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检测25例SRCC和25例ERCC及10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SRCC和ERCC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用相同的方法检测25例SRCC和25例ERCC中MVD的计数情况,同时分析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生存率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病理类型构成比用似然比检验法,阳性率表达的比较、两组肿瘤患者年龄及手术方式的比较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部分ERCC患者发病时年龄较轻,平均发病年龄为51岁,但与SRCC患者年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以L2和T3期为主,而SRCC患者均为T1;病理类型中,乳头状癌(PRCC)比例增多,透明细胞癌(CCRCC)比例减少,与SRCC相比,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较大,以7cm~10cm多见。
  随访结果:ERCC患者术后一年生存率为88.8%,术后一年患者的各种副瘤症状基本恢复正常;术后两年生存率为71.1%,术后五年生存率为47.8%,术后十年生存率为15.1%;多数患者死子远处转移。而SRCC患者1、2、5、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90.2%、72.5%、37.8%。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VEGF在癌旁正常肾组织中不表达。在SRCC透明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43.8%(7/16),表达强度为中等强度阳性;在ERCC透明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2.5%(10/16),表达强度为强阳性;在两者透明细胞癌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RCC乳头状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22.2%(2/9),表达强度为中等强度阳性;在ERCC乳头状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8.9%(8/9),表达强度为强阳性;在两者乳头状腺癌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RCC和SRCC透明细胞癌中CD34标记的MVD计数分别为52.13±7.35和38.13±4.29;ERCC和SRCC乳头状癌中CD34标记的MVD计数分别为38.21±6.82和21.34±3.57;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ERCC在临床上较少见,发病年龄与SRCC无差异;多有腹痛或腰痛及肿块等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肿瘤直径较大。与SRCC相比,病理类型构成比不同:临床分期偏高,术后生存率低,预后较差。
  VEGF在ERCC和SRCC中的表达有差异,在ERCC中的表达高于在SRCC中;MVD计数情况亦有差异,在ERCC中的计数多于在SRCC中,说明ERCC可能不是由SRCC生长而来,两者可能是具有不同生物学行为的两种肿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