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脊髓5-HT3受体在慢性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
【6h】

脊髓5-HT3受体在慢性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研究生个人简介

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对大鼠行为学及脊髓5-HT3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第二部分 鞘内注射昂丹司琼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行为学及脊髓5-HT3受体表达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5-HT3受体与疾病的研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题目

临床培训小结

致谢

声明

论文审阅认定书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脊髓背角5-HT3受体在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表达变化,以及5-HT3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对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及5-HT3受体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其在脊髓下行性痛觉调制系统中的作用。
  方法:1.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正常组(N)、假手术组(Sham)和模型组(CCI)。手术结扎模型组(CCI组)大鼠左侧坐骨神经,至结扎后7d,导致大鼠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制作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坐骨神经结扎后7d,采用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和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行为学检测各组大鼠痛觉阈值的改变,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大鼠脊髓背角5-HT3受体的表达和蛋白的变化。2.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正常大鼠+生理盐水组(N+NS)、模型大鼠+生理盐水组(CCI+NS)、模型大鼠+昂丹司琼1μg组(CCI+C1)、模型大鼠+昂丹司琼5μg组(CCI+C2)、模型大鼠+昂丹司琼10μg组(CCI+C3)。坐骨神经结扎后7d,模型大鼠鞘内分别给予3个剂量(1μg、5μg、10μg)的5-HT3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相应对照组的大鼠鞘内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然后采用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行为学实验检测大鼠鞘内给药后1h、3h、6h、12h、24h时痛觉阈值的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鞘内给药后大鼠脊髓背角中5-HT3受体表达和蛋白的变化。
  结果:①行为学分析:模型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较N组和Sham组均明显下降(P<0.05)。模型大鼠在鞘内注射3个剂量(1μg、5μg、10μg)昂丹司琼后,三组大鼠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均有延长,随着剂量增加潜伏期延长越明显,且在鞘内注射昂丹司琼后3h时,3个剂量昂丹司琼对大鼠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改善作用最显著;而模型大鼠在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后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明显缩短(P<0.05)。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模型组大鼠脊髓背角5-HT3受体表达均高于N组和Sham组(P<0.05)。在鞘内给药后3h,鞘内给予5μg和10μg昂丹司琼后两组大鼠脊髓背角5-HT3受体表达明显减少,与N+N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鞘内给予1μg昂丹司琼组和给予生理盐水组大鼠脊髓背角5-HT3受体表达仍高于N+NS组(P<0.05)。③Western blot:模型组大鼠脊髓背角中5-HT3受体蛋白水平均高于N组和Sham组(P<0.05)。在鞘内给药后3h,鞘内给予5μg和10μg昂丹司琼后两组大鼠脊髓背角5-HT3受体蛋白水平下降,与N+N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鞘内给予1μg昂丹司琼组和给予生理盐水组大鼠脊髓5-HT3受体蛋白水平仍高于N+NS组(P<0.05)。
  结论: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脊髓5-HT3受体参与了脊髓下行性痛觉易化调节的过程,昂丹司琼抑制脊髓5-HT3受体的表达后可以减轻疼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