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可溶性P-选择素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意义
【6h】

可溶性P-选择素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研究生个人简介

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防治进展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临床培训小结

致谢

声明

论文审阅认定书

展开▼

摘要

目的:监测髋关节置换术后可溶性P-选择素(soluble Platele-selectin,sP-SLT)浓度,探讨其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2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32例住院患者,术后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症状及体征,将其分为DVT组和非DVT组。采集病人术前1日、术中(手术切口关闭时)、术后6h、1日、3日、7日、12日肘正中静脉血1.5mi,测定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D-二聚体浓度;术前、术后3日检测凝血功能;术前和术后3日、7日、12日行患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功能。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绘制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characteristic curve ROC)。
  结果:①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如性别、假体类型、年龄等具有可比性;由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及假体类型是DVT的危险因素。②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在术中(手术切口关闭时)比术前有所下降,术后6h开始上升,术后1日升至相对较高水平,术后3日降至相对较低水平,但仍高于术前,术后7日开始逐步回升,至术后12日。③DVT组与非DVT组术前、术中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1日、3日、7日、12日DVT组中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显著高于非血栓组(P<0.05),两组的术中可溶性P-选择素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h、1日、3日、7日、12日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④经相关性分析表明在DVT组,术后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与D-二聚体浓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⑤通过ROC曲线分析,DVT组中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在术后6h、1日、3日、7日、12日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88、0.90、0.92、0.90,诊断界点分别为38.60μg/L、43.10μg/L、36.89μg/L、38.34μg/L、40.11μg/L,灵敏度分别为86%、93%、93%、93%、86%,特异度分别为85%、89%、86%、87%、93%,(P=0.00)。
  结论:①髋关节置换术后血中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升高。②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密切相关。③可溶性P-选择素可能是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