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考虑赢者确定方式的众包竞赛最优奖励机制研究
【6h】

考虑赢者确定方式的众包竞赛最优奖励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附表清单

插图清单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3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研究方法

1.5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竞赛理论

2.2委托代理理论

2.3仿真理论

2.4本章小结

第3章 赢者通吃情形下众包竞赛最优奖励机制研究

3.1固定奖励机制中的激励相容

3.2竞价奖励机制中的激励相容

3.3赢者通吃情形下两种奖励机制中组织者期望收益比较

3.4赢者通吃竞价奖励机制的代理成本

3.5结论

3.6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奖项情形下众包竞赛最优奖励机制研究

4.1固定奖励机制下的激励相容

4.2竞价奖励机制下的激励相容

4.3多奖项竞价奖励机制的代理成本

4.4结论

4.5本章小结

第5章 仿真及策略分析

5.1仿真模型假设

5.2赢者通吃情形下不同奖励机制的激励相容结果比较

5.3多奖项情形下不同奖励机制的激励相容结果比较

5.4不同的赢者确定方式下组织者期望收益比较

5.5结论与策略分析

5.6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第5章仿真程序源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帮助企业应对复杂、微妙和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开放式创新被广泛地用于各种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中。近年来,作为开放式创新的重要形式,众包竞赛引起了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有效设计竞赛奖励机制提升众包竞赛应用效果便是其中的热点话题。虽有文献运用博弈论与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传统竞赛的奖励机制选择及奖金设置问题,但在研究结论上仍存在分歧,且很少有研究结合众包竞赛特点来探讨最优奖励机制问题。本文试图在考虑赢者确定方式的情形下,应用委托代理理论对众包竞赛的最优奖励机制展开深入研究,为企业更好地应用众包竞赛提供参考。
  本文基于众包竞赛的已有研究成果,首先,构建了赢者通吃情形下的众包竞赛模型,运用委托代理理论重点分析了固定奖励机制和竞价奖励机制中组织者与解答者之间的激励相容;探讨了解答者参赛经验对解答者努力程度以及组织者期望收益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多奖项情形下的激励相容问题,进一步探讨了解答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解答者努力程度以及组织者期望收益的影响。最后,通过动态仿真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在赢者通吃和多奖项情形下,固定奖励机制均不能实现组织者与解答者之间的激励相容;竞价奖励机制中组织者与解答者之间的激励相容问题存在最优解。对于组织者实现期望收益最大化的目标,当组织者给出的固定奖金在一定范围内时,即使不能实现组织者与解答者的激励相容,固定奖励机制依然优于竞价奖励机制。
  (2)解答者的参赛经验从正向和负向两个方面对组织者的期望收益产生影响。解答者参赛经验的积累对提高解答者在众包竞赛中投入的努力水平有积极作用;但对解答者产生的创新产出具有一定的弱化作用。总体来说,解答者参赛经验的积累对组织者期望收益的促进作用大于弱化作用。
  (3)在多奖项情形下解答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将促进解答者提高其努力程度,进而提高组织者的期望收益;且随着交互作用的增强,多奖项众包竞赛突显出绝对优势。
  (4)由于信息不对称,解答者的代理成本不可避免,解答者提交方案质量的差异、解答者的绝对风险规避程度、解答者努力的成本系数、解答者的参赛经验以及解答者之间的交互作用都是产生代理成本的重要根源。降低代理成本将大大提高众包竞赛的利润潜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