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音猬因子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支架复合物修复大鼠股骨缺损
【6h】

音猬因子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支架复合物修复大鼠股骨缺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实验材料

2.1 实验动物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第三章 实验方法

3.1 各试剂配制方法

3.2 SD大鼠MSCs的获得、成骨诱导及传代

3.3 Shh-nHAC的制备

3.4 Ⅰ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

3.5 构建组织工程骨及扫描电镜观察

3.6 骨缺损模型制备与修复

3.7 观测指标

3.7.1 大体观察

3.7.2 X线检查及放射学评分

3.7.3 组织学检查

3.8 统计学方法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MSCs

4.2 Ⅰ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

4.3 MSCs与nHAC、Shh-nHAC复合培养情况

4.4 实验动物一般情况及标本大体观察

4.5 X线检查及放射学评分

4.6 组织学观察

第五章讨论

5.1 种子细胞的选择

5.2 支架材料的选择

5.2.1 概述

5.2.2 分类

5.3 组织工程骨的构建

5.4 细胞因子的选择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骨髓间充质细胞复合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骨的研究进展

注释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MSCs)与纳米晶胶原基骨(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nHAC)、音猬因子(sonichedgehog,Shh)形成生物因子-细胞-支架复合物,植入SD大鼠股骨缺损处,比较修复股骨缺损的效果,初步探讨治疗骨缺损的组织工程学方法。
  [方法]
  将3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三组制成股骨缺损模型:A组,骨缺损处不植植入物;B组,植入MSCs/nHAC复合物;C组,植入MSCs/Shh-nHAC复合物。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离体培养、纯化、鉴定、扩增后在等同于细胞培养的条件下种植于shh-nHAC支架及nHAC支架上,将该复合物按实验分组分别移植SD大鼠股骨干5mm节段性骨缺损,通过大体观察、X线放射学、组织学对比A组、B组与C组骨缺损修复情况。
  [结果]
  SD大鼠MSCs在体外复合培养14天,经电镜扫描,证实有细胞生长。A组术后6周、12周时骨缺损均较明显;B组术后6周时X线可见云雾状的新生骨痂,12周时缺损区可见大量骨痂,未见塑形;C组术后6周时X线见MSCs/Shh-nHAC支架降解及少量骨组织形成,骨缺损处间隙模糊;12周时X线可见有连续骨痂,植入物被骨小梁代替。术后6、12周放射学检查评价新骨生成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组织学检查新骨生成速度、生成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MSCs是骨组织工程中适宜的种子细胞。Shh-nHAC、nHAC支架能够与SD大鼠MSCs体外复合培养,移植入异体SD大鼠后未见明显免疫排斥反应,是可以选择的新型细胞载体。MSCs/Shh-nHAC复合物修复SD大鼠股骨缺损能够加速新骨形成,修复效果优于单纯MSCs/nHAC复合物植入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