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苏州美专研究(1922-1952)
【6h】

苏州美专研究(1922-1952)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选题背景

(二)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一)总体性研究

(二)专题性研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苏州美专校史沿革

一、酝酿筹备期(1919-1922)

二、艰苦创业期(1922-1927)

三、快速发展期(1928-1932)

四、灿烂全盛期(1932-1937)

五、抗战低谷期(1937-1945)

六、战后重建期(1945-1948)

七、建国转折期(1949-1952)

第二章 苏州美专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

一、苏州美专的办学思想

二、苏州美专的办学特色

(一)以德为先 重视学生思想教育

(二)中西融合 开拓实用美术新方向

(三)资源共享 开放式办学成效显著

(四)校园建设 育人条件备受赞誉

(五)以文化人 校园文化红红火火

第三章 苏州美专校园文化建设

一、思想文化

(一)校训

(二)校歌

(三)校旗、校徽

二、社团文化

(一)美专社团概况

(二)美专社团浅析

(一)《艺浪》创办背景

(二)《艺浪》办刊经历及影响

第四章 苏州美专对中国美术教育的影响

一、为中国美术培育了大批人才

二、促进了中国实用美术教育的发展

三、开拓了民众美术教育新天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苏州美专前身为颜文梁、胡粹中、朱士杰等于1922年创办的苏州暑期图画学校。经过颜文梁等师生的共同努力,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苏州美专已成为当时全国民办美术院校中校园最美美术馆、图书馆、石膏像等设施最完备的民办美术学校,同时与上海美专一起被视为民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两所民办美术学校。抗战时期,由于日本侵略,苏州美专展转迁沪,并在宜兴设立分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弦歌不断。抗战胜利后,苏州美专克服人才与资金短缺等困难走上正常发展轨迹。新中国成立后,苏州美专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并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中结束了曲折而又辉煌的办学历程。
  在3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苏州美专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注重学生德育思想,学校以颜文梁确立的“仁、忍、诚”作为校训来指导全校师生的行为准则,并以此贯穿于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高尚境界。苏州美专迁沪八年也正是颜文樑带领师生在极其艰难困苦条件下自强不息,坚守民族气节,为国家民族维持教育命脉之生动体现,也是苏州美专践行校训的典型范例,体现了那一代知识分子可贵的爱国情怀。
  在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苏州美专还本着艺术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于1932年开设实用美术科,在全国美术院校中首倡实用美术,建国后又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动画专业,培养为社会服务的实用型美术人才,开拓了美术教育新天地。除此而外,苏州美专还积极面向社会办学。自1919年颜文梁等首办美术画赛会(全国首届美展)至1947年,苏州美专所持续数十年的美展(除八年抗战停办外)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画家参展及众多的观众、学校所办的全国第一个地方性美术馆也为美术爱好者及广大市民提供了观摩美术名家名作的场所,学校师生所创办或参与的20余个社团以及颇具特色的校刊《艺浪》不仅在学校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推动民众美术教育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苏州美专办学30年来以其严谨的治学风格及高标准的育人模式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培养了大批人才,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在各艺术院校担任技法理论课的教师以及动画等实用美术人才也大多出自苏州美专,对于推动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上写下了浓抹重彩的一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