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碳减排目标的省域分配研究
【6h】

中国碳减排目标的省域分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框架和研究主要内容

1.4 主要难点和创新之处

1.4.1 本研究的难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贸易隐含碳的相关研究

2.1.1 贸易中的碳排放转移

2.1.2 碳排放责任的界定

2.2 碳排放权分配原则的相关研究

2.3 碳排放权分配方法的相关研究

2.3.1 国外相关研究

2.3.2 国内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各省区碳足迹与省区间碳排放转移

3.1 计算方法及模型构建

3.1.1 基本概念及模型简介

3.1.2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3.2 各省区碳排放水平的分析

3.2.1 各省区碳足迹分析

3.2.2 各省区人均碳足迹分析

3.2.3 各省区碳排放强度分析

3.3 省区间隐含碳排放转移的分析

3.3.1 各省区隐含碳排放的调出与调入

3.3.2 各省区碳平衡和碳排放转移方向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家减排目标下碳排放权的省域分配

4.1 共同责任下我国各省区碳排放量

4.2 2020年中国碳排放总量的估算

4.3 碳排放配额分配模型构建

4.4 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4.4.1 省区最优碳排放配额的分析

4.4.2 省区弹性系数与满意度的分析

4.4.3 省区最优年均减排率的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促进我国碳减排的政策建议

5.1 碳减排的宏观政策建议

5.2 区域差异化的减排策略

5.2.1 发达地区的减排策略

5.2.2 较发达地区的减排策略

5.2.3 不发达地区的减排策略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自然灾害,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成为全球面临的的共同挑战。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国际社会通过气候谈判或出台相关政策等行动,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做着不懈努力。根据《京都议定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现阶段主要任务,暂不承担碳减排绝对量。但是,中国经济三十多年保持的高速增长,却付出了沉重的环境污染代价。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2011年中国碳排放总量达85亿吨左右,占全球的1/4以上…这些事实引发国际社会的关注,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义务的呼声渐长,中国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为缓解国内发展需求与国际碳减排压力的矛盾,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前,中国公布了碳排放降低的目标——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承诺是应对国际形势、掌握新一轮国际竞争主动权的内在要求。国家整体减排目标的实现必然依赖于各个省区、城市、企业甚至更小的社会单元的共同努力。因此,对中国碳减排目标的省域分配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对贸易隐含碳、碳排放分配原则及碳排放权分配方法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研究了各省区的碳足迹及省区间碳排放转移的情况,基于以上工作对国家碳减排目标以省区为单位进行分配,并结合实证结果和现实情况,提出区域差异化的减排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1)研究各省区碳足迹和省区间碳排放转移的问题。各省区生产和消费并非自给自足,区域间相互依存,贸易联系密切,产品的流动导致碳排放在区域间的转移,核算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责任下碳排放量是界定各省区排放责任的前提。依据投入产出法的基本思想,构建了基于区域间贸易矩阵的碳排放转移模型,对各省区生产碳排放量、消费碳排放量、碳足迹、人均碳足迹、碳排放强度以及省区间碳排放转移量进行详细测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这些结果是我国碳减排目标公平分配的重要基础,也为制定区域差异化的碳减排策略提供了参考。
  (2)研究国家碳减排目标公平合理的省域分配方法。中国各省经济发展、人口规模、资源基础等差异很大,减排任务的省域分解不能简单处理,须兼顾多种考虑。首先,基于省区间碳排放转移的研究,核算生产责任和消费责任共同责任下我国各省区的碳排放量,其次,依据减排目标对2020年我国碳排放总量进行估算,最后,建立了兼顾公平性和效率性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模型。该模型在确定出各省区配额区间范围后,以最大满意度样本均值、最小满意度样本方差作为目标函数,以省区间满意度差异限定值和低碳发展弹性指数作为约束条件,在可行域内寻求最优配额解,并估算了各省区年均减排率,对各省区的实证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3)提出碳减排的政策建议并探讨区域差异化的减排策略。在宏观政策层面,从推进低碳技术的发展、改善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市场手段和加强生态建设六个方面探讨了促进我国碳减排的发展思路和措施。在宏观政策指导下,结合前章节研究的各省区碳排放总量、碳排放转移流向、碳排放配额和年均减排率的实证结果,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和发展现实,分别对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提出了具有更强针对性和更好的可操作性的区域差异化减排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