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苏省能源、环境与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
【6h】

江苏省能源、环境与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主要研究成果

1.2.2主要研究方法

1.3研究方法

1.4研究主线

1.5创新和不足

1.6本章小结

第二章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环境与经济

2.1理论基础

2.1.1经济增长理论

2.1.2外部性理论

2.1.3可持续发展理论

2.2能源、环境与经济的相关关系

2.2.1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2.2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2.2.3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2.2.4能源-环境-经济的三元关系

2.3本章小结

第三章江苏省能源、环境与经济的现状分析和比较

3.1江苏省总体能源、环境与经济的现状分析

3.2江苏省产业能源、环境与经济的现状分析

3.3江苏省与各省市3E系统协调度的横向比较

3.3.1能源-环境-经济协调度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3.3.2能源-环境-经济协调度综合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的建立

3.3.3子系统协调度评价的数值处理

3.3.4江苏省与各省市3E协调度比较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江苏省能源、环境与经济关系的计量分析

4.1长三角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和比较

4.1.1模型构建和数据处理

4.1.2序列检验分析

4.1.3基于VAR模型的动态分析

4.1.4结论

4.2引入贸易因素的江苏省3E系统计量分析

4.2.1变量选择与数据分析

4.2.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2.3模型分析

4.2.4结论

4.3江苏省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

4.3.1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4.3.2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4.3.3序列检验分析

4.3.4模型分析

4.3.5结论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政策建议

5.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能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5.1.1调整工业部门结构,严格控制高能耗行业

5.1.2依法淘汰落后生产力,减少生产能力过剩

5.2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经济发展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5.2.1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

5.2.2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污染排放

5.1.3改善第三产业质量,减少能源浪费

5.3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5.3.1发展循环经济,减轻能源环境压力

5.3.2鼓励科技创新,实现节能降耗

5.4加强环境保护,建立可持续的能源发展战略和环境发展战略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人类对能源、环境、经济认识的加深,国际上许多学者开始将三者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相互矛盾的三元系统加以综合研究。我国“十一五”计划明确提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目标,提出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指标。这一举措表明我国十分重视能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对3E系统研究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如何在三者之间取得综合平衡的发展态势,既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合理节约能源,又能使环境得到保护,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经济发达的江苏省既是能源消费大省,又是能源资源小省,是典型的能源输入型地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制约我省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能源消费、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变得日趋突出的今天,了解三者的现状与结构,分析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程度,是解决矛盾的必要前提。这方面的研究将对我省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这个理念,本文的主要工作是: 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部分。阐述了本论文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文章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为全文的理论支撑部分。首先,介绍了与能源、环境、经济研究密切相关的三个经典理论;其次,不仅介绍了能源、环境、经济之间存在的两两关系,还整合性的将三者置于一个系统中进行了探讨。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江苏省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并从横向比较分析了江苏省3E系统协调度与其它各省市的差异。比较表明:江苏省的3E系统协调度位居全国第三,已进入中级协调水平。 第四章主要通过计量模型逐层次的对江苏省能源、环境与经济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与能源环境、贸易、FDI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比较了三个省市的差异;其次,引入贸易因素,针对江苏省3E系统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最后,基于产业层次,建立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深入的分析了江苏省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五章根据前文的理论介绍、现状探讨以及实证分析,针对性的提出了适合江苏省能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六章的结束语对全文进行了简明的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