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民国时期的《妇女杂志》看中国近代婚礼服的变迁
【6h】

从民国时期的《妇女杂志》看中国近代婚礼服的变迁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1.2.1 对于民国时期《妇女杂志》的研究

1.2.2 对于近代婚俗的研究

1.2.3 对于近代婚礼服的研究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时间划分

1.4 民国时期的《妇女杂志》

1.4.1 《妇女杂志》的创办

1.4.2 《妇女杂志》创办时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力

1.4.3 《妇女杂志》的读者群

第二章 从《妇女杂志》看近代婚礼服的演变

2.1 传统婚俗和传统婚礼服

2.1.1 中国的传统婚俗

2.1.2 中国传统婚礼服的演变

2.2 近代婚俗和婚礼服

2.2.1 近代婚俗的变革

2.2.2 近代婚服的演变

2.3 乡村和城市地区的近代婚服之比较

2.3.1 《妇女杂志》中的城市婚礼服

2.3.2 《妇女杂志》中的乡村婚礼服

2.3.3 城乡近代婚礼服发展的不平衡件

第三章 从《妇女杂志》看近代婚服变革的原因

3.1 近代时期社会思潮对于婚服的影响

3.1.1 被打破的服饰等级制度

3.1.2 民众服饰的西化进程

3.2 服饰审美观的变化对婚服的影响

3.2.1 倡导服饰简化

3.2.2 批判奢侈之风

3.2.3 遏制过度虚荣

3.3 从妇女地位的变革来看婚服变革的动因

3.3.1 社会环境提升女子地位

3.3.2 女子自身素质的提高

3.3.3 女性地位提高的的关键——经济独立

3.4 近代时期城乡婚礼服发展不平衡性的原因

3.4.1 生产方式的差异

3.4.2 生活方式的差异

3.4.3 思想观念的差异

第四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辛亥革命的爆发使中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变局,摆脱了封建帝制的国人无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民国时期是一个历史的转折期,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都发生巨变的时期,也是我国服饰面貌发生巨变的时期。作为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婚礼服,当然也受到了西方服饰文化的强烈冲击,并且在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中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与此时中西方文化相互冲突而又相互融合的特征相对应。中国近代的婚礼服也经历了从传统到接受西方文化再到中西合璧的过程。
   本课题以民国时期极为重要的女刊《妇女杂志》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妇女杂志》的出版机构、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其社会影响力,界定了该杂志的读者群。接着以此杂志的内容为主体,分析了传统婚俗程序的的“六礼”,追述了民国前传统婚礼服饰的溯源,总结归纳出传统婚礼服的形制特征及其文化内涵。然后重点研究了《妇女杂志》中所体现的近代婚俗的变革,以及随之变化的婚礼服。通过对当时礼服制规定下的新人和婚礼参与者的服饰研究,再现了近代时期婚礼服的造型特征,并将当时城市和乡村的婚礼服形制加以对比。最后透过这些现象分析研究了在这个时期导致婚礼服发生重大变革的审美观、社会思潮、妇女地位的变化等内在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