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华为与思科跨国经营路径与经营绩效比较分析
【6h】

华为与思科跨国经营路径与经营绩效比较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5 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2 本文可能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评述

2.1 企业跨国经营理论

2.2 全球价值链理论

2.3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2.4 经营绩效评价

2.5 简要评述

第三章 华为与思科跨国经营路径比较分析

3.1 华为与思科发展现状

3.2 华为与思科国际化进程

3.2.1 华为国际化进程

3.2.2 思科国际化进程

3.3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跨国经营路径比较分析

3.3.1 通信设备制造业价值链解构

3.3.2 华为与思科跨国经营价值链演进路径比较

3.4 基于竞争战略的跨国经营路径差异化原因分析

3.4.1 价值链演进与竞争战略的关系

3.4.1 华为竞争战略转型

3.4.2 思科竞争战略转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为与思科经营绩效比较分析

4.1 指标选取

4.2 华为与思科的经营绩效比较

4.2.1 资产结构比较

4.2.2 偿债能力比较

4.2.3 资产管理水平比较

4.2.4 盈利能力比较

4.3 华为与思科盈利能力影响因素比较

4.3.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4.3.2 关联度矩阵计算

4.3.3 影响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启示

5.1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及特征

5.1.1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5.1.2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特征

5.2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5.3 华为与思科比较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启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加深,中国企业面临更广阔的市场,但同时也要求企业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接受更多的挑战。跨国公司大量涌入中国,使中国市场呈现出国内竞争国际化的特征。跨国经营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联想、海尔、华为、TCL等第一批走出国门的企业虽然为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积攒了一定的经验,但与国外占据领先优势的跨国公司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
   本文以华为与思科中外两家企业为案例,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比较两家企业的跨国经营路径,将竞争战略与微笑曲线相结合分析路径差异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应用了财务指标分析和灰色关联模型比较了两家企业2005年到2008年的经营绩效。研究发现,两家企业的价值链演进存在较大差异。华为主要以低成本战略和市场差异化战略打开国际市场,再逐步向创新差异化战略转移,使其从价值链的低谷走向两端,从下游逐渐向上游演进;而思科则从创新差异化战略到市场差异化战略完成从价值链上游向价值链下游逐步演进的过程。在经营绩效的分析中,发现华为与思科在资产结构、偿债能力、资产利用效率、盈利能力上存在一定差异,企业的现金流是驱动华为利润增长的主要因素,合理的资产结构及较高的资产利用效率是驱动思科利润增长的主要因素。与思科相比,华为在跨国经营中存在资产结构不合理,资产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因此,华为在价值链的演进过程中应该改善资产结构,增加无形资产份额,提高资产管理水平,逐步占有价值链中的高附加值环节。
   华为与思科的跨国经营路径和经营绩效的比较,对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与拥有技术优势的跨国公司相比,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在技术水平、生产水平和工艺水平上的差距决定了我国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化初期只能面向中低端市场。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时可以以低成本战略为切入点,结合市场差异化战略,以物美价廉的产品和优质全面的服务首先打开中低端产品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再通过与发达国家企业合作,与客户共同建立联合实验室,跟踪高端市场需求,培养研发能力,逐步施行创新差异化战略,向价值链上游演进。在价值链的演进中企业应该注重完善资产结构,提高资产利用水平,加强成本费用的管理,为企业向其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转移提供内在动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