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探讨
【6h】

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我国交通建设的宏观环境

1.1.2研究水运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必要性

1.2文献综述

1.2.1项目后评价的概念与主要内容

1.2.2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研究状况

1.2.3国内外项目后评价实践

1.3本文的研究思路

1.3.1提出问题

1.3.2本文的技术路线

1.3.3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1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内涵、特点及作用

2.1.1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内涵与特点

2.1.2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作用

2.2建立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

2.2.1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原理

2.2.2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特点

2.2.3一般建设项目后评价内容(指标)体系

2.2.4建立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指标体系

第三章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探讨

3.1后评价方法综述

3.2技术后评价方法

3.3经济效益后评价方法

3.3.1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济收益

3.3.2国民经济后评价指标

3.4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

3.5社会影响后评价方法

3.5.1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3.5.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四章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方法

4.1一般综合评价方法

4.2模糊分析评价法

4.3灰色系统理论

4.4灰色模糊评价方法

第五章苏南运河整治工程后评价

5.1工程概况

5.2苏南运河整治工程的单项后评价

5.2.1技术评价

5.2.2国民经济后评价

5.2.3社会综合效益

5.3苏南运河整治工程的综合后评价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后评价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尤其是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目前对此的研究多数集中在项目建设前的可行性研究和分析上,对水运基础设施进行后评价的项目不多,还没有主管机构,至今没有颁布明确的后评价编制办法。因此,对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进行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后评价工作的完善。 本文针对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后评价研究现状,结合水运基础设施的特点,从技术、经济、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四个方面构建了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后评价指标体系,并为技术后评价、国民经济后评价、社会影响后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这几项单项后评价选择了合适的方法;结合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定性评价指标偏多、数据不完备的特点,将灰色模糊评价法引入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综合后评价方法中,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并将其应用于苏南运河的实际工程应用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