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两家人堆积体三维地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6h】

两家人堆积体三维地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研究现状

1.2.2堆积体成因分析研究现状

1.2.3堆积体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1.4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第二章研究区地质背景条件

2.1区域地质背景

2.1.1区域大地构造

2.1.2区域构造应力场

2.1.3地质构造

2.1.3区域及近场地震构造

2.2地质条件

2.2.1地形地貌

2.2.2气象及水文

2.2.3地层岩性

2.2.4物理地质现象

2.2.5水文地质条件

第三章两家人堆积体地球物理探测

3.1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的选择

3.1.1探测堆积体的物探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3.1.2选择最佳综合物探方法的原则

3.2选用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

第四章两家人堆积体三维地质特征

4.1数据分析解释

4.1.1数据解释原则

4.1.2 EH4数据解释

4.1.3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数据解释

4.2堆积体三维建模

4.2.1三维建模

4.2.2三维建模方法

4.2.3三维模型插值方法

4.2.4GOCAD三维建模软件建模方法

4.2.5两家人堆积体建模

4.3堆积体地形地貌特征

4.4堆积体物质组成与堆积体分区

4.5堆积体底界面特征

4.6堆积体三维地质特征

第五章两家人堆积体成因机制分析

5.1斜坡演变过程

5.2成因机制综合分析

第六章两家人堆积体稳定性分析

6.1影响堆积体稳定性因素分析

6.2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6.2.1定性分析法

6.2.2定量分析法

6.3变形特征三维模拟

6.3.1快速拉格朗日法的基本原理及程序

6.3.2两家人堆积体变形特征分析

6.4对工程的影响评价及建议措施

第七章结语

7.1结论

7.2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和附表

展开▼

摘要

两家人堆积体位于金沙江虎跳峡左岸,总面积约5.37 km<'2>,总体积约4亿m<'3>。由于该堆积体规模巨大,其稳定性状况对两家人水电站坝址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以该堆积体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物探方法和三维建模研究了堆积体的三维地质特征:通过对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背景的分析,研究了该堆积体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对堆积体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分析,使用二维计算软件EMU对堆积体的稳定性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使用三维计算软件FLAC3D对堆积体的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 由综合物探的探测结果可知,该堆积体厚度很大,最厚处达到200m,底界面上有两个具圈椅状凹陷,且分布有几条横向上延伸的条带状沟槽,底界面从高到低表现为陡-缓-陡。该堆积体厚度从上游到下游变化为厚一厚一薄,从高到低变化为薄-厚-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该堆积体是在内外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多期次、混合成因的堆积体。 堆积体的定性分析和二维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堆积体整体稳定性较好,局部发生浅层滑动的可能性较大。Ⅰ区堆积体的变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堆积体在各种工况下都只是出现局部的潜在滑动带,且分布范围小,与定性分析和二维稳定性分析结果一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