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信交换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研究及方案设计
【6h】

电信交换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研究及方案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论文背景

1.2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1.3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电磁兼容概述

2.1电磁兼容与电磁干扰特性

2.1.1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研究

2.1.2电磁干扰源的分类

2.1.3电磁干扰的特点

2.1.4电磁干扰的传播途径

2.1.5电磁干扰的危害

2.2电磁屏蔽基本技术原理

2.2.1静电屏蔽

2.2.2交变电场屏蔽

2.2.3交变磁场屏蔽

2.2.4交变电磁场屏蔽

2.3电屏蔽技术原理

2.4磁屏蔽技术原理

2.5接地与搭接

2.5.1接地基本概念

2.5.2电子设备系统接地的目的和作用

2.5.3电子设备接地的方式

2.5.4搭接

2.6滤波技术

2.6.1滤波器的种类

2.6.2滤波器插入损耗的计算

2.6.3滤波器的选用

2.6.4滤波连接器

2.6.5磁环

2.6.6馈通滤波器

2.7电磁兼容与国际认证

2.7.1 CE与CB国际认证

2.7.2 FCC与UL国际认证

2.7.3 CCC(3C)认证

第三章电信交换系统介绍及EMC相关标准

3.1电信交换设备的系统构成

3.2电信交换设备EMC标准

3.3电磁干扰测试结果判据及指标要求

3.3.1发射测试(Emission)

3.3.2敏感度测试(Immunity)

第四章电信交换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分析

4.1电信交换系统EMC问题分析

4.2系统EMC测试结果及存在问题

第五章电信交换系统的EMC解决方案

5.1电源系统的EMC设计及解决方案

5.1.1电源系统的EMI分析

5.1.2电源系统的EMI解决方案

5.1.3试验及测试

5.1.4改进方案试验结果

5.2信号线的EMC设计及解决方案

5.2.1信号线的EMI分析

5.2.2信号线的EMI解决方案

5.2.3试验及测试

5.2.4试验结果及方案优化

5.3辐射发射解决方案及屏蔽设计

5.3.1辐射发射的EMI分析

5.3.2辐射发射解决方案

5.3.3试验结果及方案优化

5.4系统接地及机架接地方案

5.4.1问题分析

5.4.2改进方案及实施

第六章方案验证及工程意义

第七章结束语

论文工作总结

进一步的工作

致谢

名词解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学位论文重点研究电信交换系统的EMC性能,通过实际工程中EMC的优化设计,提高了产品整体的电磁兼容性能,使本课题研制的电信产品成为国际名牌产品。 论文提出的优化设计宗旨为:降低交换机系统的电磁干扰,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提高交换机整机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使产品符合EN300386(V1.3.1)标准CLASSA级产品的要求。 首先,对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进行了电磁兼容性的测试,明确了系统所存在的EMC问题,同时对电信系统电磁干扰及抗干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次,采用EMC对策,解决了信号线、电源线的噪声隔离和滤除问题,以及用户线、ISDN线及E1线上存在的传导发射问题。 再次,重点解决了系统机架的屏蔽问题以及屏蔽机架进出电缆的问题。最后,在信息产业部通信计量中心(泰尔实验室)、南京南瑞电力研究院EMC测试中心、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EMC测试室进行了全面的EMC验证及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完全符合国际EMC标准的要求。产品已获得德国TUV证书及CE证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