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色黏细菌发育基因fruA表达调节的机制研究
【6h】

黄色黏细菌发育基因fruA表达调节的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前言

文献综述 粘细菌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

第一章材料与方法

第二章实验结果

第三章讨论

第四章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粘细菌是具有社会性行为的一类原核生物,作为研究多细胞结构形成机制的一种良好模型。FruA是一种粘细菌发育所必需的转录因子,影响着其他一系列发育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前期工作中我们发现fruA mRNA5′-UTR对自身基因在发育时期的表达起正性调控作用,但尚不能确定5′-UTR是在转录后水平调节fruA发育特异性表达,本论文进一步研究5′-UTR调节疗fruA表达的分子机制。鉴于FruA是一种转录因子,本论文还将研究fruA基因表达是否存在反馈调节。 方法: 1、5′-UTR调节fruA表达的机制 首先构建fruA-lacZ转录融合载体。将保留或缺失5′-UTR的2个fruA片段F1和F2分别克隆至以lacZ为报告基因的转录融合载体,构建成与翻译融合载体(吴倩等,2004)相对应的两种fruA-lack砖录融合载体,载体中加入粘细菌Mx8 attP片段后经电穿孔分别导入粘细菌野生株DKl622,Southem杂交确认载体整合于染色体attB位点,得到DKl622/pMF1A(UTR<'+>)和DKl622/pMF2A(UTR)两种转录融合体。测定两种fruA-lacZ的转录融合载体的B-半乳糖苷酶活性,与相对应的翻译融合体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比较,明确5′-UTR在何种层次(转录或转录后)调节fruA的表达。 2、FruA对疗fruA基因表达是否存在反馈调节 从黄色粘细菌模式菌株DKl622中经同源重组途径敲除fruA,再将野生型fruA-lacZ录融合体导入fruA敲除菌株的attB位点,分别测定fruA-lacZ在fruA野生株和突变株中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活性。 结果: 1.粘细菌发育过程中,5′-UTR阳性fruA-lacZ转录和翻译融合体之间β-半乳糖苷酶活性无差异;5′-UTR阴性fruA-lacZ翻译融合体β-半乳糖昔酶活性完全消失;5′UTR阴性fru-lacZ转录融合体β-半乳糖苷酶活性并未完全消失,其在不同发育时间点的活性大约是5′4JTR阳性fruA-lacZ.跨录融合体的50﹪。2。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fru敲除菌株构建正确,DK1622ΔfruA发育48小时后仍不能形成成熟子实体:fruA调控序列完整的fruA-lacz转录融合体β-半乳糖苷酶活性在DKl622和DKl622△fruA之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1)5′-UTR影响fruAmRNA翻译,同时5′-UTR可以通过影响转录和/或mRNA稳定性调节自身基因的表达。(2)FruA对自身基因表达无反馈调节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