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豚鼠耳蜗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中谷氨酰胺转运体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6h】

豚鼠耳蜗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中谷氨酰胺转运体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前 言

第一部分:豚鼠耳蜗中谷氨酰胺转运体的表达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谷氨酰胺转运体的功能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和展望

耳蜗中的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

作者简介

致 谢

展开▼

摘要

实验一:豚鼠耳蜗中谷氨酰胺转运体的表达 目的:检测谷氨酰胺转运体ASCT2、LAT1、LAT2、SN1、ATA1及ATA2在耳蜗中的表达,探讨谷氨酰胺从支持细胞进入内毛细胞的机制,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耳蜗中的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机制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 方法:选取健康白色红目豚鼠6只,Trizol法提取耳蜗中的总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SCT2、LAT1、LAT2、SN1、ATA1及ATA2在耳蜗中的表达。 结果:正常豚鼠耳蜗中有ASCT2、LAT1、SN1及ATA1的表达,其中ASCT2表达最强,LAT2及ATA2在耳蜗中无表达。 结论:豚鼠耳蜗中存在谷氨酰胺转运体家族,支持细胞中的谷氨酰胺可能通过谷氨酰胺转运体进入内毛细胞中;同时本实验结果支持了耳蜗中存在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的假说。 目的:应用谷氨酰胺转运体拮抗剂-组氨酸阻断谷氨酰胺转运体后,观察耳蜗功能的变化,以了解谷氨酰胺转运体在维持耳蜗功能中的作用:并探讨组氨酸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取健康白色红目豚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1)人工外淋巴液组;(2)10mM组氨酸组,(3)50mM组氨酸组;(4)100mM组氨酸组,(5)人工外淋巴+噪声组;(6)50mM组氨酸+噪声组。各组均采用全耳蜗灌流的方法给药。分别检测各组灌流前后CM、CAP,(1)、(5)、(6)组灌流后取右侧耳蜗标本作铺片观察。 结果:灌流2小时后,(1)组CAP阈值升高了3.50±3.37dB, CAP幅值下降了5.40gV,CM非线性存在。(2)组CAP阈值升高了7.00±4.83dB,CAP幅值平均下降了74.60gV,(3)组CAP阈值升高了8.00±5.86dB,CAP幅值平均下降了71.30μV,(4)组CAP阈值升高了6.50±5.30dB,CAP幅值平均下降了74.10μV;(1)~(4)组两两组间比较,CAP阈值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组灌流前、后幅值变化无显著性性差异(P>0.05),(2)~(4)组灌流前、后幅值变化均有显著性性差异(P<0.01)。(1)~(4)组灌流前、后,CM非线性特性均存在。(5)组CAP阈值升高了34.50±4.38dB,CM非线性消失;外毛细胞明显肿胀,(6)组CAP阈值升高了11.50±5.80dB,(5)、(6)组间比较,CAP阈移有显著性差异(P<0.01);(6)组CM幅非线性仍存在;铺片结果显示,(5)组外毛细胞呈广泛性肿胀,(6)组外毛细胞肿胀明显轻于(5)组外毛细胞,呈散在性肿胀。各组外毛细胞均未见核固缩、核破裂及缺失等。 结论:谷氨酰胺转运体在维持耳蜗功能中具有一定的作用。组氨酸对噪声性听力损失具有保护作用,能减轻噪声对内、外毛细胞的损伤。从功能上证实耳蜗支持细胞中的谷氨酰胺是通过谷氨酰胺转运体进入内毛细胞。

著录项

  • 作者

    曹效平;

  •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南大学;
  • 学科 耳鼻咽喉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黄志纯;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耳聋;
  • 关键词

    耳蜗; 谷氨酸; 谷氨酰氨; 转运体;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