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政府间管制权限划分的一般均衡研究
【6h】

政府间管制权限划分的一般均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论文的选题背景

1.1.2论文的选题意义

1.2论文的写作框架

1.3论文的主要工作

1.3.1论文的主要分析方法

1.3.2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4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国外政府间管制权限理论的研究

1.4.2国内政府管制理论研究的现状

1.4.3对国内外政府间管制研究的简要评析

第二章政府间管制理论综述

2.1政府管制的理论

2.1.1政府管制理论综述

2.1.2政府间管制的分析

2.1.3政府间管制的合理性分析

2.2政府竞争的理论

2.2.1政府间竞争的产生

2.2.2政府间竞争理论的发展

2.3政府间竞争的新古典分析模型

2.3.1维克塞尔—林达尔模型

2.3.2阿波尔特的辖区政府间竞争分析模型

第三章政府间管制国际比较分析

3.1美国政府间管制权限的特点

3.1.1美国政府的管制变革

3.1.2州管制条例与联邦管制条例相结合

3.1.3独立的联邦管制委员会

3.2中国政府间管制的特点

3.2.1中国政府间管制失效的现状

3.2.2管制失效的成因分析

3.3中美政府间管制体制比较分析

3.3.1政府管制体制

3.3.2政府管制机构的权力

3.3.3政府管制机构的权力来源

3.4中国政府间管制权限划分的改革

第四章政府间管制的效率比较模型

4.1政府间管制的“效率制度”

4.2上下级政府间管制效率比较模型

4.2.1上下级政府间管制效率比较模型构建

4.2.2基于模型的分析结果

4.3同级地方政府间管制效率比较模型

4.3.1模型构建

4.3.2基于模型的分析结果

4.4管制效率比较模型的结论

第五章政府间管制权限划分均衡

5.1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管制权限的均衡模型

5.1.1中央和地方政府管制权限划分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1.2对模型的分析

5.1.3管制权限划分模型的应用

5.2地方政府间管制权限划分模型

5.2.1地方政府管制壁垒区位分析

5.2.2地方政府共谋的博弈分析

5.2.3地方政府共谋博弈的结论

5.2.4实例:长江三角洲区域管制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政府管制的本来目的是消除垄断势力和保证社会福利,但由于管制失灵,管制政策本身却成为了政府过度干预,维护垄断市场的维护者。自1994年分税制管理体制改革出台至今,就政府管制而言,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管制权限不清导致的管制低效率相当严重,迫切要求对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管制权限进行深入研究,合理划分政府间管制权限,从而辅助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的配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表明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政府实施公共管制,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秩序,以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管制制度的变革须与政府职能的转变相适应,根据实际需要管制的范围来界定政府的管制职能,清楚规定或授予管制权力。无论从纵向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角度看,还是横向的行政管制机构之间的角度来看,都应明确分配管制权力,否则将会影响到管制法律和政策的执行。 本文首先在认识了中国上下级政府间、同级地方政府间管制权限不清导致管制低效的基础上,归纳了上下级政府,同级地方政府管制竞争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框架。然后对政府间管制权限进行国际比较分析,特别是美国的政府间管制权限划分特点,以及中国管制权限划分的弊端。接下来采用政府的非经济目标的理论、委托代理关系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理论,以及辖区政府间竞争的理论,从理论上研究纵向和横向政府间管制的效率,利用西伯特的古典辖区政府间竞争的理论,信息经济学模型对政府问管制效率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1)下级政府管制比上级政府管制所引起的效率降低要少。(2)地方政府管制和政策水平间的竞争将导致低效率的公共品供给。最后依据这两个结论,并利用蒂布特—奥茨—汉弥尔顿模型及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划分中的管制权限划分,分析地方政府间管制的最优程度,得出政府间管制权限划分的均衡配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