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类基因干预技术的伦理研究
【6h】

人类基因干预技术的伦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人类基因干预技术伦理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一、人类基因干预技术的发展及特征

(一)历史发展过程

(二)发展状况评估

(三)技术革命及其局限性

二、进行伦理研究的必要性

(一)风险

(二)目前研究状况综述

三、本研究的任务与研究思路

(一)本研究的切入点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人类基因干预技术的伦理属性

一、技术产生的伦理影响

(一)决定者特殊的道德责任

(二)科技研究及科技发展战略的伦理问题

(三)对人类自由实践能力的改变

二、技术的伦理动机及其产生的背景

(一)技术动机的伦理属性

(二)技术伦理动机的生成背景

三、人类基因干预技术的伦理条件

(一)讨论的出发点

(二)必须具备的三个伦理条件

第二章人类基因干预技术的伦理辩护及其困境

一、实体主义伦理的论证困境

(一)实体主义伦理的基本概念

(二)实体主义伦理的论证困境

(三)产生困境的根本原因

二、个体主义伦理的论证及其困境

(一)伦理个体主义的特征及其发生

(二)个体主义伦理的论证困境

(三)论证困境的核心环节

三、伦理的困境与困境中的希望

(一)技术所昭示的伦理困境究竟是什么

(二)由此境况可能产生的伦理前景是什么

(三)进一步讨论的切入点:“人造人”事件

第三章在“生命自创生”的场域中理解“人造人”

一、人的活动及其“伦理境域”

(一)人的活动和“人的世界”

(二)人类活动的整体伦理境域

二、“人造人”活动的特性及其伦理条件

(一)“人造人”活动的特性

(二)“人造人”产生的伦理条件

三、从生命自创生的角度理解“人造人”

(一)“人造人”自我创生的伦理困局

(二)“人造人”自我创生的道德希望

第四章如何在“人造人”的生存主体性中通达伦理世界

一、“人造人”之生存属性提供的主体性保障

(一)对“人造人”生命现象的本质直观

(二)对“人造人”之生存主体性的确证

(三)“人造人”的在世情态及其伦理意义

二、如何在“人造人”的主体性中通达伦理世界

(一)自我创生主体的当下境域

(二)死亡作为“绝对他者”所造就的伦理境域

(三)与“人造人”相处的“他者伦理”情态

结语:站在一场“生命伦理运动”的开端

一、技术事件所揭示的“危-机”:寓于困境的希望

二、伦理重建的历史际遇:站在一场“生命伦理运动”的开端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鸣谢

展开▼

摘要

目前对“人类基因干预技术”进行的研究已经涵盖了生命科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神学等多个领域。随着该技术的迅速发展,它所引发的一系列深刻而严峻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研究的焦点。但是,我们的研究至今尚没有建立起具有普遍公信力的理论观点,也缺乏统一的、逻辑严密的理论话语和概念体系,更加难以对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指导。 本文首先辨析了人类基因干预技术的历史发展形态,指出这一技术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道德哲学革命的基础之上自然延展出来的伦理实践活动。接着我们将传统伦理学(包括古典和现代性两种形态)按照基本结构原理分为实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两种形态,并分别对其概念预设、结构模式和防御机制进行分析,揭示出这一技术与传统伦理学的内在矛盾。并指出,对这一难题进行伦理学研究不能从理论出发来解释和指导实践,而是要通过对实践环节的研究来发现和重整道德、伦理与生活世界之间的本真关系属性。 我们的研究首先从对人类个体和类生命整体的自我创生运动的分析开始,揭示出“人造人”是对人类生命本质的全新的自我创造活动:生命的“意义”是由我们自己“去”规定、立义和理解的,是我们用整个生命历程“去”创造和占有的我自己的生命本质。然后,通过对异化形态下的自我创生运动所遭遇的伦理困境--即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与其自己所创造但又构成了创造活动的整体界限的伦理境域之间的异化关系--的分析,将研究引入了一种生存论的语境。 对“人造人”存在结构的分析,论证了他们所具有的生存论主体性。但是,因为生存主体内在的“本真性存在”和“日常存在”之间的紧张对峙,这一理论确证并不能对现实中与“人造人”的共同生活提供保证。从伦理学的需要出发,我们在“人造人”生存论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人与世界及死亡之关系的分析,揭示出这种共同生活空间得以实现的基础,即我们与他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的基础属性--“为他者性”。在这种“为他者”的伦理中,我们重新找到了建构与“人造人”共处的现实伦理生活所需要的责任、正义和普遍性基础,为技术主体提供了承担道德责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且将道德价值落实在主体自我确证的限度内,因此提供了一种比现代性伦理更加强烈的德性诉求。 最后,本文认为,对人类基因干预技术的伦理学研究并不是要制订出一套有关于这种技术的伦理规范,而是要揭示这种伦理生活的可能性,并且为我们理解和把握这种可能性以及建设一种合适的公共伦理生活法则提供理论工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