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多元化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来自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
【6h】

我国多元化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来自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相关概念的界定

1.3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1.4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5本文的结构安排及框架

第二章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和文献回顾

2.1内部资本市场的产生

2.2内部资本市场的优劣势研究

2.2.1内部资本市场优势

2.2.2内部资本市场劣势

2.3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

2.4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研究

2.4.1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理论研究

2.4.2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实证研究

2.4.3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测度

第三章 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理论分析

3.1委托代理问题与财务代理冲突

3.1.1委托代理理论的产生

3.1.2基本委托代理问题与财务代理冲突

3.2代理理论与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

3.2.1 CEO与集团分部经理之间的代理问题与配置效率

3.2.2 CEO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与配置效率

3.2.3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

3.3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研究机理

第四章 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

4.1研究假设的提出

4.2研究设计

4.3样本选取

4.3.1行业标准的选取

4.3.2样本组与控制组的选取

4.4检验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

4.5检验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性

4.5.1一元回归模型的构建

4.5.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

4.6研究结论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5.1研究结论

5.2政策及建议

5.2.1企业集团层面的建议

5.2.2监管者层面的建议

5.3研究局限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20世纪中期,美国的联合兼并浪潮造就了一批多元化的联合大企业,这些联合大企业内部由于多元化形成了一个内部资本市场,美国经济学家Williamson·Oliver·E称之为M型组织。M型组织内的内部资本市场把企业集团内部各条渠道的现金流量集中起来,投向高收益的领域。 我国多元化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资本配置是否有效是本文的研究内容。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检验内部资本市场存在性和效率性的研究框架,并从理论和实证上进行了论证。在理论上,本文借鉴了David·S·Scharfstein和Jeremy·C·Stein的双层代理模型从代理角度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问题进行了论证,即从我国多元化企业集团的各分部寻租和集团总部补偿两方面对内部资本效率性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 在实证研究上,本文建立了一个改进的Scharfstein模型并进行了样本数据的收集和实证的检验,通过对拥有同一家母公司但分处于不同行业的上市子公司(涉及22个行业,共47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对我国内部资本市场在资本配置方面是否有效率进行了检验。 实证结果表明,在大部分行业中,行业调整后的集团分部资本支出与投资机会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多元化企业集团分部对投资前景较差的分部投资更多,对投资前景较好的分部则投资不足,存在交叉补贴现象。然而,对于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行业,行业调整后的集团分部资本支出与投资机会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对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行业投资偏多。多元化企业集团内部各分部相对于专业化公司资本支出与投资机会的关系呈现“U型”关系。 根据以上的结论,本文从多元化企业集团层面和监管层面提出建议来健全我国多元化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