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浅述东南大学不同时期校园教学区空间形态流变
【6h】

浅述东南大学不同时期校园教学区空间形态流变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论文缘起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3研究背景

1.3.1 时代背景

1.3.2 理论背景

1.4研究范围限定

1.5研究方法与手段

第二章现代大学校园发展

2.1现代大学校园发展简述

2.2我国高等院校校园概况

2.2.1我国现代高等院校校园发展简述

2.2.2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校园的几种扩建模式

第三章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园教学区空间形态发展

3.1民国时期的四牌楼校园教学区发展

3.2建国后的四牌楼校园教学区发展

3.2.1 文革前的南京工学院校园

3.2.2 文革后至今的四牌楼校园发展相关社会和城市发展背景

3.2.3 文革后至今的四牌楼校园教学区建筑空间及其组合

3.2.4文革后至今的四牌楼校园教学区户外场地空间

3.3本章小节:背景/时代/影响因素

第四章东南大学浦口校园教学区空间形态发展

4.1 东南大学浦口校园的建设背景

4.2东南大学浦口校园的建设规模

4.3 东南大学浦口校园教学区主体空间形态流变

4.3.1 浦口校园教学区主体空间流变概述

4.3.2 东南大学浦口校园教学区建筑空间及其组合

4.3.3 浦口校园教学区主体空间交通及道路体系

4.4本章小节:背景/影响因素/思考

第五章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园教学区空间形态发展

5.1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园建设背景

5.2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园建设规模

5.3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园教学区空间形态流变

5.3.1九龙湖校园规划总体构思与特色

5.3.2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园教学区规模及其范围限定

5.3.3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园教学区建筑空间及其组合

5.3.4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园教学区交通及道路体系

5.3.5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园教学区户外空间及景观

5.4本章小节:背景/人文/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东南大学校园教学区空间形态发展历程分析

6.1以上发展模式的必然性

6.1.1 从社会发展角度

6.1.2 从城市建设角度

6.1.3 从高等教育形式的变革角度

6.2以上发展模式的评论

6.2.1 发展模式的先进性

6.2.2 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6.3发展脉络的总结

6.3.1 从使用者角度的总结

6.3.2 从建筑师角度的总结

结束语

参考书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东南大学这一具有典型发展历程的校园为研究对象,选取大学活动的重要空间--教学区为研究主体,对其不同时期的空间形态流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文章从当代大学校园发展概述入手,分别选取四牌楼校园,浦口校园,九龙湖校园三个不同建设背景,不同风格的校园作为具体分析点例,根据相关资料汇总和整理,对这三个校园的发展背景,校园规模,建筑空间及其组合,室外场地,交通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并从社会城市角度,高等教育制度变革角度论证了东南大学教学区空间形态发展模式的必然性,从分别从教育资源的利用和老校园发展的优劣两方面的影响对这种发展模式进行了评价,最后从使用者和建筑师两类人群的角度对以上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 以上三个校园,有的已经是完成形态,有的还是建设形态,其教学区空间形态尚有较大的流变空间,而流变的趋势就潜藏在对各种问题的分析和回顾中。 本文的意义在于对相关资料和发展历程的分析和整理过程,以及贯穿于整个过程中的思考和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