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体型正常与腹型肥胖人群饮食、胰岛素抵抗及餐后脂代谢的比较研究
【6h】

体型正常与腹型肥胖人群饮食、胰岛素抵抗及餐后脂代谢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主要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腹型肥胖与体型正常人群餐后脂代谢及健康相关调查的研究

第一节 流质高脂混合膳的制作及高脂膳负荷试验研究

第二节 腹型肥胖与体型正常者饮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第三节 腹型肥胖及体型正常人群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调查

第二章 胰岛素抵抗及餐后脂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掌握并比较空腹血糖正常的腹型肥胖和体型正常人群的餐后糖脂代谢、饮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及膳食摄入等情况和差异;在此基础上观察在空腹血糖出现异常前,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情况,并探讨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异常的可能危险因素,为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招募空腹血糖正常者共151例作为高脂膳负荷试验受试者,其中腹型肥胖85例,体型正常66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脂肪耐量试验,为减少咀嚼及消化的差异,本次研究采用流质混合膳,试验中受试者按14kcal/kg·bw给予混合膳。采集空腹血后,进食混合膳并采集餐后0.5h、1h、2h、4h、6h及8h血样,检测血样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B(apoB)、超敏C反应蛋白(CRP)、血糖(GLU)及胰岛素(INS)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G峰反应(TGPR)、增加的TG曲线下面积(TG-IAUC)及血糖曲线下面积(GLU-AUC)。在高脂膳负荷试验进行同时一对一调查所有研究对象饮食相关KAP,运用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调查膳食摄入情况。
   结果:腹型肥胖的心率、血压、肝功能及肾功能等一般体格检查与体型正常组有显著差异。高脂膳负荷试验结果显示GLU、TG、TC及INS四个指标在餐后与空腹比较有显著差异,GLU的峰值出现在餐后0.5小时,餐后2h恢复至空腹水平;TG的峰值出现在餐后4小时,餐后8h恢复至空腹水平;体型正常组餐后脂代谢情况明显好于腹型肥胖组,除TC外,其他指标如TG、GLU、HDL、apoB及INS在两组间的变化均有显著差异。调查对象营养知识接收频率较低,对某些食物的认识不足;对自身营养状况关心比例不高,对食品安全问题比较关注,而缺乏对营养素的关注;饮食类型、烹调油、吸烟、饮酒及睡眠情况比较理想,在外就餐较多,早餐没有足够的重视。调查对象蔬菜、水果、薯类及奶类摄入均严重不足,而畜禽类的摄入高于指南的推荐值;蔬菜及水果在腹型肥胖组和体型正常组间的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型肥胖组的饮料及含酒精饮料的摄入明显高于体型正常组,而坚果种子类食品、膳食纤维及MUFA低于体型正常组;全天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达到RNI或AI推荐值的人数比例非常低、营养素摄入不足比例很高、营养素摄入不平衡。HOMA-IR与空腹HDL、早餐频率、总脂肪酸摄入、饱和脂肪酸(SFA)摄入及谷类的摄入等负相关与体重波动正相关。TG代谢状况与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血压、肌酐(Cr)、尿酸(UA)、血红蛋白(Hb)等正相关,与谷类摄入及坚果种子类食物摄入负相关,还与晚餐类型、胃口、性别等相关。
   结论:在高脂膳负荷试验中腹型肥胖人群空腹及餐后的血糖、胰岛素及各项血脂浓度更容易出现异常,腹型肥胖的饮食KAP及膳食摄入与体型正常人群有一定差异,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情况与饮食、膳食摄入等密切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