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转型期城市边缘地区空间演化及其综合调控研究——以宁、锡、苏、徐为例
【6h】

转型期城市边缘地区空间演化及其综合调控研究——以宁、锡、苏、徐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压力与环保要求与日俱增

1.1.2 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机动化叠加复合

1.1.3 体制转型伴随社会经济、城乡空间的快速演化

1.1.4 发展理念与研究范畴不断更新延伸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成果统计

1.2.2 国内研究成果评述

1.2.3 国外研究成果评述

1.3 研究意义

1.3.1 加强城市边缘地区研究是国家稳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3.2 城市边缘地区是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区域

1.3.3 城市边缘地区是中国城镇化带来各项社会效应的主要承载区

1.3.4 加强城市边缘地区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与生态意义

1.3.5 加强城市边缘地区研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制度创新的必然需要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文框架

1.5 核心概念界定与划分

1.5.1 城市边缘区概念辨析

1.5.2 本文“城市边缘地区”概念界定及其划分原则

1.5.3 本文“城市边缘地区”划分

1.5.4 城市边缘地区的基本特征

1.5.5 转型与转型期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探究与演化机制分析

2.1 城市地区土地利用模式-经济、社会、制度、技术等因素的叠加影响

2.1.1 生态学派的传统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从“同心圆”到“多核心”

2.1.2 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土地利用模式-基于市场机制的区位理论

2.1.3 行为学派的城市土地利用研究-关注行为模式的影响

2.1.4 政治区位学派-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2.2 城市边缘地区发展阶段论

2.2.1 城市边缘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2.2.2 城市边缘地区空间结构演化的阶段特征

2.2.3 城市边缘地区空间形态的具体演替

2.3 大城市边缘地区发展适度控制论

2.3.1 非确定性科学思想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启示

2.3.2 非确定性城市规划思想观的架构

2.3.3 规划效能理论与决策框架

2.4 转型期城市边缘地区演化机制解析--“强势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城乡博弈

2.4.1 驱动力解析

2.4.2 资源条件与处置方式

2.4.3 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

2.4.4 实现机制与途径

2.4.5 制约机制安排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转型期中国城市边缘地区的演化

3.1 转型期中国城市边缘地区开发建设的准市场化历程

3.1.1 土地使用制度的变革与城市土地市场的产生

3.1.2 城市边缘地区集体土地市场的发育与评价

3.1.3 城镇住房改革与市场化进程

3.1.4 城市边缘地区房地产市场的二元调节及其准市场化特征

3.2 转型期中国城市边缘地区的开发区、城市新区泛化、管理权碎化与城市蔓延

3.2.1 城市边缘地区的开发区、城市新区泛化及其外延扩张

3.2.2 城市边缘地区的管理权碎裂化与城市蔓延

3.2.3 中国城市边缘地区的城市蔓延与美国、日本的异同

3.3 中国的“郊区化”与城市边缘地区的社会状况

3.3.1 中国城市郊区化的发育与演化

3.3.2 中国城市边缘地区的社会组成与居住格局

3.4 城市边缘地区的生态退化与景观紊乱

3.4.1 城市边缘地区地理特征的削弱

3.4.2 城市边缘地区生态格局的割裂与破坏

3.4.3 城市边缘地区景观环境的紊乱

3.4.4 城市地区整体人居环境质素的下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苏案例城市边缘地区发展研究--以宁、锡、苏、徐为例

4.1 案例城市发展状况简略对比--协调性差异与各自问题

4.1.1 指标体系的建立

4.1.2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4.1.3 指标权重的确定

4.1.4 综合评分与子系统协调性衡量

4.2 南京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

4.2.1 研究指标与计算方法

4.2.2 城市重心、扩展强度与空间分异--市场规律日趋显现

4.2.3 城市紧凑度、扩展弹性系数--集约程度下降与投资依赖加深

4.2.4 城市边缘地区开发与规划响应--总规式微与控规替代背后的圈地冲动

4.2.5 南京边缘地区土地利用与地域结构--工业外置及单核混合结构

4.2.6 南京城市边缘地区社会调查--失落的人群与城市边缘社区的空心化、贫民化

4.2.7 南京边缘地区发展模式--平均化背景下的丛林法则倾向

4.3 无锡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

4.3.1 城市重心、扩展强度与空间分异--增长合力逐渐形成

4.3.2 城市紧凑度、扩展弹性系数--集约程度快降趋稳、人口城市化较好

4.3.3 城市边缘地区开发与规划响应--总规频调与地方规划主导扩张

4.3.4 无锡边缘地区土地利用与地域结构--工业东进及内圈外扇形结构

4.3.5 无锡城市边缘地区社会状况分析--“两不一没有”与“起点公平”

4.3.6 无锡边缘地区发展模式--和谐指数较高的综合发展

4.4 苏州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

4.4.1 城市重心、扩展强度与空间分异--新版“三国演义”与“团体冠军”

4.4.2 城市紧凑度、扩展弹性系数--集约程度渐降、人口城市化滞后

4.4.3 城市边缘地区开发与规划响应--增长已成规划难以承受之重

4.4.4 苏州边缘地区土地利用与地域结构--“工外居内”及十字加环形结构

4.4.5 苏州城市边缘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土地红利”与地方合力(谋)

4.4.6 苏州边缘地区发展模式--现行体制的“宠儿和领跑者”

4.5 徐州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

4.5.1 城市重心、扩展强度与空间分异--市场力与行政力逐渐同步

4.5.2 城市紧凑度、扩展弹性系数--集约化的增长范例

4.5.3 城市边缘地区开发与规划响应--总体可控与发展临界

4.5.4 徐州城市边缘地区土地利用与地域结构--缓慢演替、酝酿突变

4.5.5 徐州城市边缘地区社会状况分析与城乡统筹尝试--防止南京路径

4.5.6 徐州城市边缘地区发展模式--最具普遍意义的渐进模式

4.6 本章小结(横向比较与结论归纳)

4.6.1 增长轨迹与空间分异--体现市场力量对增长的影响加强

4.6.2 城市紧凑度与增长效率--增长越多越不集约

4.6.3 城市增长与规划调控-总体规划的式微与象征化体现了地方分权的强化

4.6.4 土地利用与地域结构--工业再次围合城市、单核心结构仍是主体

4.6.5 社区演化与城市化策略--无锡模式值得借鉴

4.6.6 启示与对策

第五章 城市边缘地区发展的综合调控

5.1 城市边缘地区综合调控的涵义与途径

5.2 综合调控之理念更新

5.2.1“生态文明”、土地自然演进与城市边缘地区地权限制

5.2.2“市场基础性作用”、行政“割据”与城市边缘地区集约发展

5.2.3“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与管治(governance)思想的借鉴

5.2.4 边缘效应的理解与现实应用

5.3 综合调控之体制创新

5.3.1 体制创新的宏观策略

5.3.2 体制创新的中观策略--新城乡关系的注脚

5.3.3 体制创新的微观策略

5.4 综合调控之技术革新

5.4.1 规划控制的层次

5.4.2 总体规划:走向结构性、概念性、战略性

5.4.3 控制性规划:多层次与多用途的规划控制体系

5.4.4 城市设计:规则导向(Rule-Based)的空间控制

5.4.5 新技术应用:分析与研究的新视角与新途径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论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就读期间完成和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奖励

后记

展开▼

摘要

城市边缘地区是介于中心城区与典型农村之间客观存在的地域空间实体。城市边缘地区已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战场”和各方利益交织、问题集中多样、代表城市最新建设进展的重点区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城乡统筹的战略区域。对其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意义。
   关于我国城市边缘地区的研究近年来日益增多,主要包括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社会发展、治理政策等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存在着“研究者囿于专业,缺少综合与统筹视野;对我国体制转型以来的边缘地区发展缺少针对性的系统总结;对城市规划与城市边缘地区演化的互动关系研究少”等有待改进的问题。
   城市边缘区的界定与划分目前流派众多,尚无定论。本文参照国际发展署(AID)的方法,定义“城市边缘地区”;在具体划分时,突出了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原则,便于开展量化研究及成果的交流。
   1990年代“南巡讲话”以来,是我国城市改革转型与开发、开放的主要时期,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时段。体制转型涵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着阶段合理性,但也有局限性。
   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借鉴,笔者提出,19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边缘地区演化发展的主体机制是:“强势地方政府”主导下长期的城乡博弈,推动着城市边缘地区的快速非农化和建成区扩张。其中,地方政府在体制内日益强化的“垄断经营权”及其结成的各种“增长联盟”、“增长机器”,成为地方政府(垄断)企业化的制度保障和实现机制;相对应的是,乡村社群游走在体制边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借鉴发展阶段论,笔者提出,在“城乡统筹”、建设“和谐社会”、“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时期,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方式、地方政府的执政重点与执政理念,应该做出重大调整。
   文章分析了转型期中国城市边缘地区演化的主要表现:(1)广泛存在的“双轨制”和“二元调节”,成为中国准市场化的显著特征:(2)开发区、新区泛化、管理权碎化(分权化)带来城市蔓延;(3)“夹生郊区化”使城市边缘地区整体上成为欠成熟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性失调,城市功能机械化分割,人口流动过程化演替,城市效能混杂失序;(4)城市边缘地区的生态退化与景观紊乱。
   对江苏省宁、锡、苏、徐四大城市的案例研究表明,无论从发展阶段还是发展模式来看,城市与城市间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个性差异,不能一概而论。转型期四大城市边缘地区演化也有着共性特征,如明显的重心迁移和空间分异;扩展强度指数不断提高,发展越来越依赖土地要素的投入;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土地非农化;城市总体规划“式微”,地方规划的替代趋势明显;单核心、圈层式增长方式为主导;形成工业围绕城市格局,生态保护的难度加大等。
   借鉴国内外经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文章尝试建立一种价值观与方法论相统一、发展理念更新、制度创新和技术革新相结合的综合性体系,来调控城市边缘地区发展演化的过程与方向。
   论文主要在解析转型期城市边缘地区主体演化机制;通过比较研究和量化分析形成一套空间增长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建构综合调控体系等方面有所创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