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既有桩基利用与处理研究——以火电厂工程为例
【6h】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既有桩基利用与处理研究——以火电厂工程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目标的实现需要全球各行各业在节能减排方面付诸行动,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既有桩基利用与处理研究就是具体的实践,本文从管理学、岩土工程学、工程经济学和环境生态学等角度来思考与研究这一交叉学科的前沿问题。
   无论是电力工程还是其他行业的建筑工程,在上部结构被拆除后,都存在深埋于地下的既有桩基是被重复利用还是作为建筑垃圾处理的难题,目前在工程界尚未对既有桩基资源化处理进行过全面的、系统的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依据循环经济的原则,从工程项目管理的角度对既有桩基的资源化方式与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将既有桩基的再利用与再循环共划分为四级资源化方式,既有桩基垃圾化处理是资源化处理的特殊表现形式,并建立了既有桩基资源化分析评价的基本框架。
   (2)从桩基的耐久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等方面分析了既有桩基重复利用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结合当前桩基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既有桩基重复利用所要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与方法,并对既有桩基的废除、回避与储备处理进行了技术上的分析与总结。
   (3)从工程经济的角度,构建了既有桩基经济评价的投入与产出模型,计算出1000延米PHC桩采用不同资源化方式所需的投入以及所获得的产出,并进行了费用效益的分析与评价。
   (4)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构建了既有桩基在不同资源化方式下的碳排放模型,建立了1000延米PHC桩不同资源化方式的材料与能源消耗清单,并估算了既有桩基不同资源化方式的碳排放量,分析评价了不同资源化方式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5)从资源循环利用的角度,构建了既有桩基在不同资源化方式下的能量系统图与能值分析表,对1000延米PHC桩不同资源化方式进行了能值分析,并结合资源利用指标、环境压力指标与综合指标进行了初步评价。
   (6)结合具体的电力工程实例,通过对原有RC桩的一级资源化处理,减少了该工程主厂房地段32.9%的PHC桩用量,重复利用了271根17m长的RC桩,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
   通过本文的初步研究,总结了既有桩基资源化处理方式的优劣次序,总体上一二级资源化大大优于其它方式,三四级资源化与垃圾化处理在不同评价指标方面上各有优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