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企业出口行为与生产率关系研究——基于企业异质性理论的实证分析
【6h】

我国企业出口行为与生产率关系研究——基于企业异质性理论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 全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2 相关实证研究综述

2.3 总结性评述

第三章 相关理论研究

3.1 基于封闭经济的分析

3.2 基于开放经济的分析

3.3 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收入和利润的重新分配

3.4 对相关理论研究的小结

第四章 企业出口行为的典型化事实

4.1 企业样本的说明

4.2 企业出口行为的统计性分析

4.3 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特征比较

第五章 企业出口行为与企业生产率关系的实证研究

5.1 计量模型

5.2 变量说明

5.3 计量结果及其分析

第六章 剔除加工贸易后对出口行为与生产率关系的再检验

6.1 区分和剔除加工贸易的方法

6.2 计量结果及其分析

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含义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含义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在企业异质性框架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企业出口行为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在理论研究中,本文重点阐释了Melitz企业异质性理论,理论模型的结果说明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自我选择出口,生产率最低的企业退出市场,从而使行业整体生产率有所提高。在实证研究,本文利用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1-2007年数据,首先客观观察了我国出口企业特征,比较了其与非出口企业在研发、新产品、工资、资本劳动比、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差异,整体而言出口企业要比非出口企业拥有较多的研发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利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企业出口概率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劳动投入、人均资本、企业研发、企业有无新产品和企业所在区域均可以显著促进企业出口行为。控制企业类型后,研究结果显示生产率对于企业出口概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生产率高并不一定具有较高的出口概率,出现了所谓的“生产率悖论”,本文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大量的加工贸易所致。企业规模和企业类型也会影响企业出口行为,企业规模越大,企业越容易出口,外资企业相对于内资企业更容易出口,同时研究发现,企业规模越大,生产率对于企业出口的影响越显著,在外资企业中,生产率对于出口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为了进一步考察加工贸易对于企业出口行为与生产率关系的扭曲作用,本文通过内外资分组、将行业按照加工贸易比例分为加工贸易占主导行业和一般贸易占主导行业和通过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总产值比例三种方法来分别有效剔除加工贸易影响,重新检验企业出口行为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剔除加工贸易后,生产率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行为,“生产率悖论”现象被消除,企业异质性理论依然很好地应用于我国的出口贸易。最后,本文针对上述研究结论给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