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跨度空间索梁和索桁结构关键技术研究
【6h】

大跨度空间索梁和索桁结构关键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预应力钢结构是一种充分利用高性能材料的“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结构体系,符合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大力倡导的建筑结构发展方向。本文为满足预应力钢结构工程实践和发展的需求,系统研究了大跨度预应力悬索结构中的索梁和索桁结构;通过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并结合工程实践及现场测试,重点阐述丫索梁和索桁结构的设计理论、优化设计方法、结构关键参数影响规律以及整体概念设计等关键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
  1)基于渐进结构优化方法,针对两种结构及对应的两种布索方式,采用APDL语言进行了参数优化分析,得到了两种腹索优化布置形式--斜腹索和平行腹索。在同等条件下,斜腹索和平行腹索索梁(桁)最大主索应力较为接近,而斜腹索索梁(桁)结构的刚度较大,整体性优于平行腹索结构。
  2)采用变分法势能驻值原理,推导了索梁结构上悬索索力和腹索索力,索桁结构上、下悬索索力和腹索索力的解析表达式,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误差在4.2~22%之间。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索桁结构进行参数分析,对比理论计算结果,给出了理论公式的修正系数。
  3)通过对变高度曲梁的索梁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全过程分析,在5倍标准荷载作用以内,结构变形呈线性;对不同索径的索桁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全过程分析表明,索桁结构在上、下荷载数值比例限定时,上、下主索面积比位于0.5~1.5点区间内,结构刚度较好,呈线性桁架特征;在极限上吸风荷载作用下,索梁结构曲梁有由受弯曲梁演变为受拉钢拱的趋势,索桁结构刚度突变,表现出下悬索单索受力,有明显两阶段受力的特征。
  4)采用蒙特卡罗法,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当以索的初始张力偏差为目标时,结构目标性态对跨中腹索的索长误差较为敏感,对两侧腹索的敏感性较小;当以结构的最大位移为目标时,结构目标性态对跨度为L/4和3L/4处腹索的索长误差较为敏感,对其余部分腹索的敏感性较小。索桁结构背拉索和上悬索被动拉力对下拉索初始拉力较为敏感,而下悬索被动拉力对自身初始拉力较为敏感。
  5)吉林速滑馆(索梁结构)工程实践表明,与整体模型计算结果相比,采用单榀模型能较为合理地分析该种空间结构;风荷载组合作用下的结构静力反应大于风荷载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可作为结构设计的控制荷载组合;多次张拉是消除钢索残余应变、体系初始拉力建立、结构成型的有效手段;根据初始变形量分析,初张力主要是帮助结构找形,建立初始刚度,对后期结构变形增量影响不大;现场测试表明,钢索索力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相比误差在-16.51~1.83%范围内,钢索安装及预应力张拉精度满足结构设计要求。
  6)索桁结构模型试验表明,加载初期,上、下悬索应力增长明显,加载后期应力变化趋缓,结构变形增长较快;预应力多次张拉时,前8级张拉以应力控制为主,结构几何稳定后,预应力张拉以控制结构变形为主;上、下悬索在卸载后的残余应变值显示,反复张拉可有效消除大部分钢索残余应力;正负向25级加卸载,反映出索桁结构明显的两阶段受力趋势;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比对误差在1.11~14.65%范围内,可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
  7)根据结构理论分析、参数分析和模型试验的结论,给出了悬索结构概念设计方法和流程,并用设计算例加以说明。基于从空间结构简化到平面结构,再从平面结构简化到结构构件的设计思路,通过对单个构件的力学解析,得到矢跨比和相关构件的设计截面;此概念设计方法是进行方案比选和设计结果审核等一种实用、有效办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